刘姗姗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 山东 淄博255000
摘要:做好职业类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不仅对学生当前的知识学习有着较为积极的帮助,同时还能助推学生未来的发展。在思政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将其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的延伸教学的广度和宽度,实现二者的共赢。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思政课所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其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还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如果仅仅只是掌握了某一门技能,并非是成功的,关键在于要让学生综合发展,拥有正确的三观。将专业能力与思政方面的内容密切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当前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1、计算机专业教师对思政教学重视度不足
思政教学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均衡发展,但是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实际上对思政课程的认识都比较片面。以计算机专业教师为例,如许多教师错误的认为思政教学就是思政教师的事情,而自己作为一名专业课老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就在于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的计算机技能方面的知识,至于其他方面的问题与自己的关联性并不是很大,因此对于思政工作的实施漠不关心。同时,还有许多教师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思政教学之间完全没有共通点,就不应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渗透与思政教学有关的知识,教学积极性比较差,整体的教学质量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
2、学生对于思政知识的学习理解认识不足
要想真正的做好思政教学工作,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思政教学之间的有效融合,那么学生就必须要对思政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正视相关领域知识学习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然后积极的配合教师的各项教学工作,挖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有关于思政方面的知识,积极自主的学习和探索新知识,提升自我的能力。然而,结合当前职业类院校学生的学习发展现状来看,许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掌握思政知识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许多学生认为思政知识枯燥无趣,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许多知识和道理自己都懂,不需要教师反复说教、耳提面命,许多学生甚至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感到厌烦。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思想认识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政教学的改革发展。
3、教育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随着职业类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实施,诸多新型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应用,但是纵观职业类院校的思政教学实施现状来看,却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低、教学质量不高等多方面的问题,教学方法的应用不够灵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思政教学两张皮,学生的综合素养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浅议职业类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改策略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设专业和班级多,所需授课教师人数多,为了使授课中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目标一致,又能突显各授课教师特长和专长,经行业专家讨论,确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职业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职业道德准则,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新意识,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课程确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本门课程思政的基本内容,围绕课程中涉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知识技能点挖掘出思政元素,达到“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效果,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
2、优化顶层设计,应纵深推进课程思政工作
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需优化职业类院校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以便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改工作的深入实施。一方面,可将其作为创新教学的重要抓手,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修订课程标准,做好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应深研教材,重视对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使其将思政理论巧妙地融入到教学课程中去,实现两者的融会贯通。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在提升学生操作能力的过程中,可向他们展示我国在电子计算机领域取得了怎样的新成就,其会对现实生活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深入挖掘课程价值,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在基础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形成爱国情感、责任意识与理性认知,使知识学习与价值引导形成统一的整体。
3、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
为了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的吸引力,教师还应创新教学方式。随着教育现代化不断向新的层次迈进,信息化教学变得较为普及。为此,可以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慕课等不同的教学方式,让课程思政更具新意,富有感染力。例如:在有关“信息安全”的知识板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关于泄露国家信息的新闻,促进学生认识到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如果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教师所实施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中,不能积极的配合教师,自主的学习和探索计算机应用基础与思政方面的知识,那么即便是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再先进,理论再成熟,其也难以真正的为学生所用,学生的能力水平可能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4、关注教研工作,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实效性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中,还应定期举办教学研讨活动。例如:可邀请教育专家,对本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情况进行点评,并提出优化建议;促进教师间的交流、沟通,使课程思政定位更精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使课程思政更具实效性。毕竟,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其专业素养与授课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教改工作的开展效果。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使得教师认识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思政教学融合对学生学习发展的意义,加强对思政教学的理解和认识,积极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使得自己能够更好的胜任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思政教学改革意识,学校还可以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将个人能力的提升与教师职称评定、晋升以及薪资福利待遇等挂钩,使得教师能够更好的履行自身的职责,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予以有效优化。
三、结语
综上,新时期既为职业类院校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建设指明新的方向,更对教师的授课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新要求。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为新时代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具有匠心的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型人才,需加快职业类院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步伐。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只有通过学院、教师、课程与学生的共建共享,才能实现教学整合,让公共课具有思政味,使课程思政富有亲和力、影响力与感染力,以期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参考文献:
[1]董婕,杨霞.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249.
[2]白连红,徐澍,石磊,代威. 探析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思路[A].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4.
[3]张静波.基于职业能力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0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