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
重庆大学
摘要:为了加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本文研究适应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思政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了同时实现课程的专业教学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在 2021届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注重案例教学,以挖掘合适的教育素材和教学切入点,优化教学方案;以多种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切身感受;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目的。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大国工匠精神;教学改革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 号)和《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方案》(重大委办〔2018〕5 号)文件精神,在“三进”工作专题课程建设项目(专业教育示范课程第三批)的支持下作者结合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探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前言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必要的集中实践性环节,是实现该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的综合性课程,同时也是衡量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毕业设计不但可以培养和考察学生应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与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而且对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职业培训,其成绩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本专业学生能否在毕业后短时间内适应社会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地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有关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有这样的特点,内容涉及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内容, [1]大量的工程实际案例均可以在教学中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结合工程伦理进行教学的开展,可以设计相关专题进行讨论。
2教学安排
思政育人教学安排
第一 利用来自实际工程项目的毕业设计题目,延伸至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以“大国工匠精神”为典范,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第二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采用媒体、网络、工程录像、现场参观、聘请专家举办讲座、小组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研究设计问题,延展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和职业素养
3实施思路:
为了同时实现课程的专业教学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在2021届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一)注重案例教学,挖掘合适的教育素材和教学切入点,优化毕业设计选题是难点
思政教学融入专业教学内容既要保证专业内容的讲授深度广度不打折扣,还能适当延伸教学空间,赋予专业内容新的价值内涵,就必须挖掘合适的教育素材和课堂教学切入点,优化优化毕业设计选题。[2] 课题应尽可能结合工程与科研实际,提倡“真题真做”,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工程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 [3]
(二)以多种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切身感受是重点
毕业设计主要采用媒体、网络、工程录像、现场参观、聘请专家举办讲座、小组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研究设计问题,延展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和职业素养,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以每个小组形式提交报告,讨论的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展开:
1.结合工程案例:结构及基坑设计计算时,强调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如果数据不真实,会有什么后果?加强学生的诚信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毕业设计教学,不断引导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才能为社会、土木工程行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4]
2.通过观看各种设计、施工不当产生的工程事故录像和案例剖析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出现问题的严重性,从内心深处建立职业的敬畏感,学习和掌握“大国工匠”精神的实质。
4 结语
为了积极响应学校促进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要求,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资源,使之与专业知识教学相融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5]。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舒赣平.论课程设计与工程实践相结合[J].东南大学高等教育学报,1996(1):25—28.
[2] 柳逸青,王鑫,刘晓,等.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剖析与路径探索[J],高教学刊,2018 (6).
[3] 史德刚.土建类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3.
[4] 张琛宁.高职土建类人才工匠与敬业精神培育研究[D]. 长安大学,2017(12).
[5] 郭庆军,吴杰.建筑行业“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J]. 建筑经济,2017(5).
梁健,男,博士,重庆大学,研究方向:岩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