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难点和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赖伟民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新,小学生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赖伟民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白宫学校   广东省   梅州市    514765)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新,小学生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班主任更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特点,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合理应用各类管理技巧,进而提升管理效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教育管理   师生关系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班集体的发展。因此,身为一名小学的班主任,就一定要树立责任意识,了解自身职责,构建完善的管理策略,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小学生们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个人经验,在本文之中详细阐述了自身工作过程之中遇到的难点,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旨在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给学生们营造更好的班级氛围。
一、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难点分析
(一)教学和管理的难点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一方面,要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还需要关注学生们的心理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注重他们的身心发展。和一般的任课教师不同,班主任身上肩负的责任更多.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将学生当做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学生的意见,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使得学生可以被尊重,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所以,一旦小学生的身体出现了问题,或者是心理有了重大波动时,不论是社会还是家长,都会直接问责班主任。班主任不仅仅是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还需要学会正确的统筹和处理与家长、学校、社会、学生等多方面的关系。如何协调好多种社会关系,是小学班主任工作时的重难点问题。
(二)工作有效性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小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接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呈现出不断早熟的现象。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在班级管理时,一些小学生就表现出叛逆、极端的情绪,他们以违背班主任的意愿为乐趣,完全听不进去班主任的管理意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之中,完全以个人的意愿为主,我行我素。同时,笔者还发现,往往是这样的学生,在班级之中有一种莫名的影响力,使得整个班集体的风貌都受到了严重的波及,直接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难度。特别是在面对一些二、三年级的小学生时,班主任必须要照顾到他们的心理感受,开展教育工作。最终是班主任百白忙活一场,却没有实现管理教育的目的。
(三)难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想要提升教育质量,那么就必须要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平等自由的沟通,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那么,如何才可以拉近师生关系,让小学生真正的从内心深入接纳班主任的教育活动呢?这是所有班主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现在的小学生,有着非常突出的个性,是不为他人的意志所转移的。

要不动声色的和学生们成为好朋友,提升管理质量,并非一件易事。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制定的规则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针对在德育以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采用积极的措施进行应对,提高管理效率。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难点的应对策略
(一)和家长合作,开展思想教育
        小学阶段管理难度更高,有着较强的综合性,为此想要保证班主任德育和教育综合管理的高效推进,必须制定出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面对班级里面的“捣乱分子”,班主任必须要树立起正确的认知。即每个学生的性格,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形成的。想要管理学生,首先是要走进学生的内心,发现学生们问题产生的根源。在管理时,班主任不能够一味的发号施令,让学生乖乖遵从,这样反而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正确的做法是,深入了解学生们的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家长多多合作,双管齐下,从源头上,去处理学生们的问题,为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出发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尽可能的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更好的成长和对生活的认识,能够体会到自身的品德素质能够和成长成正比。
(二)构建班级管理体系
        学生往往因为对一些理念意识不够清楚,没有形成特定的规则意识,所以需要班主任更加有耐心的甲乙指导。班主任身上的职责过多,会给班主任带来较大的压力,反而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笔者认为,要联系班级实际,在班级内部开展班干部的选拔活动,让学生们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的缓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管理能力。在选拔班干部时,要参考学生们的意见,不能够一味的依赖于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进行选拔。还可以选择一些平日里的“捣乱分子”,让他们进行管理,以此来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三)尊重学生,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想要拉近师生距离,笔者认为,一定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小学生的内心是很细腻敏感的,如果班主任表现出厌恶反感的情绪,学生就会产生被轻视的感觉,从而疏远和教师的距离。因此,班主任必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公平宽容的对待学生。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还可以多多的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有了共同话题之后,才能够更好的去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拉近师生距离。要用自己做榜样,尽力培养每一位小学生从小养成尊重师教,讲社会功德,爱会环境的优秀学生。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容易收外界影响,偏离成长道路。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要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动向,帮助他们改进和完善自己,成为学生们真正的良师益友。让学生们从心底里接纳班主任,服从班主任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辛续兵.浅谈班主任如何提升班级管理水平【J】赢未来.2018.31
       2.祁丽丽.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沟通艺术的应用【J】新教育论坛.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