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地方高职旅游特色专业建设问题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段红梅
[导读] 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建设对于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与培养相关人才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段红梅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 651700
        摘要: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建设对于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与培养相关人才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不同省市地区也依照自己的地区特色,逐渐摸索出了独属于本地区特色与魅力的旅游模式。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专业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教师要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寻找到合理的实践教学的培养路径。本文主要分析了地方高职旅游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职;旅游特色;建设问题
        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国家的旅游业发展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这促使我国高职旅游专业逐渐受到重视。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高职旅游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一、高职旅游类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我国有许多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学习与校企合作之间存在着实习合作的相关联系,学校与企业可以依照双方的实际需求来对学生的相关实习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部分旅游企业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放置到首要的位置,对于一些专业能力较差的学生则是将他们安排到了各方面水平都比较差的旅游企业或者是单位中。与此同时,校企合作的双方都是在学生的实习问题上进行表面化的合作,但是并未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资源共享、课程设置以及课题研究等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导致学生的实习效果十分的不理想。
        (二)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较低
        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但需要掌握所教授科目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掌握坚实的实践以及理论基础技能。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逐渐的培养出符合行业标准的高素质与高水平的人才。基于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从学校的角度来说,需要将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工作逐渐的重视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来逐渐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整体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以此来为学校的迅速发展给予充足的动力。
        (三)课程与专业设置不合理
        在当前这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上,不少的院校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会选择盲目的去复制一些综合实力比较好的院校,但是却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经济基础条件,因此导致专业的设置缺乏显著的特色条件,无法适应社会的进步与需求。在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由于缺少对于高职教育的合理定位,会导致教学的内容与教学的计划不一致。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落后教学观念的影响,不少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因此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适应能力逐渐变差。
        (四)学生办学体制不够开放
        在当前旅游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下,我国的旅游高职教育发展也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办学的实践过程也开始逐渐获得了相对应的提升。当前时期,从学校与企业的角度来说,共同管理、共同教育的订单班级与冠名班级已经变成了常态,但是要促使教育教学改革可以长远的走下去,需要将教育体制问题的解决重视起来。当前时期,我国企业体制形式下要实现这一目的的难度系数非常大,要实现校企之间的无缝衔接,将产业与教育充分融合起来,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二、改善措施
        (一)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模式的深化,逐步实现产学研究的一体化。

对于地方高职院校来说,需要在当前校企合作办学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的前提基础条件下,逐渐完成办学重心坚持以学校为主朝着企业为主进行过渡。完成学校内容承担主要教学任务向由专业指导下的企业完成主要的教学任务的转变,最终将企业作为中心,对于专业团队来说,需要坚持以店为主的办学模式。
        (二)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旅游专业的教育是与行业之间存在着极大关联性。对于旅游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来说,需要重视对教师队伍建设理念的合理转变,逐渐的从单纯的教学为重心朝着教学为核心的方向发展,将教学研究作为重点,将技能作为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理念,通过这种方式来逐步的实现师资队伍专业结构合理以及知识体系全面、实践能力加强的目的。逐步的实现教师课堂教学岗位以及专业岗位轮换制度,将实践与理论更好的结合起来。旅游行业发展速度飞快,要增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力度,促使教师队伍逐渐更加技能化、国际化、标准化以及专业化。
        (三)合理开设专业课程
        首先,开设实践技能考核课程,综合技能训练课程。在设计旅游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将专业特色的职业能力主线凸现出来。将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出来,坚持专业意识、实践能力培养与产学结合不断线。在旅游专业设置实践技能课程,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可以将其作为顺利毕业的一种重要依据以及学习专业课程的重要依据条件和标准。其次,开展形体训练课程。对于旅游专业来说,主要培养的是内外检修的相关技能型人才,因此对于学生的外在形象与气质的要求都比较的高,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体育教学的改革,合理的增加美育与艺术修养的内容,将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充分重视起来,在旅游的各个专业都要重视开设形体训练的相关课程,将学生的各种姿态规范工作充分重视起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外在素养。最后,进行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尽可能的做到为专业课程服务。旅游专业涉及到的课程不仅广泛、宽广,而且深刻,需要注意将其与旅游行业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形成较为深厚的知识底蕴。基于此,在开设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时候,需要灵活的与学科教学内容做比较做出客观的取舍。
        (四)建设实训基地,开展相关实训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旅游专业的实践以及实训的过程重视起来,逐步创建一个具备专业特色的实习基地,同时尽可能的还原教学情境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将注意将部分课程在实习基地开展,同时还要进行一定的讲解与训练,逐步达到集中教学的目的,促使课堂教学的效率逐步提升,促使其更具真实化,将自身的技能作为重要的保障条件,对学生开展零距离的相关培养训练,联系实践与理论,促使其更具真实性特征。
        (五)提升社会声誉和服务
        要积极的参与到旅游领域的各种技能活动与竞赛过程中,利用大赛的方式来推动教学活动开展,以此来不断提升专业的竞争力以及相关的社会声誉。再为社会、企业、其他院校给予资源共享与职业技能培训等等方式,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在教学资源、技术服务以及师资等方式的优势条件展现出来,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的相关能力,不断将旅游特色专业发展成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以此来尽可能的为企业职工以及社会从业人员给予更加多样化的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要发展地方旅游业,需要将地方高职旅游专业的特色建设重视起来,培养更多高水平的旅游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小忠. 特教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4):240-241.
        [2]李长亮. 地方高职旅游特色专业建设问题与路径[J]. 中国培训,,:1.
        [3]门宇静. 旅游类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专业建设研究——非遗旅游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J]. 中国培训,2015,(20):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