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宁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省徐州市/221008
摘要:新时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以创新为驱动力,高校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和创业技能。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重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从重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方面完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独立学院;创新创业能力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同时“互联网+”概念的出现,也给大学生开拓了创业发展道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加入创新创业的大军中,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服务平台,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 培育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
自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以来,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创业教育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高校在教学中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了人才培养的过程,此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并随着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构建”“再创造”获取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转化平台。
3 独立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1 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系统
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创新创业教育开设的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教学进程与活动安排。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不完善。调研发现,独立学院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各专业都开设了与创新创业有关的一些课程。但是,课程设置比较随意、不系统,课程和课程之间的逻辑性不强、相关性不高,既没有进行课程之间的横向联合,又没有注重课程之间的整合。每门课程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本专业培养或跨专业培养的相互影响、相互依靠、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和统一构建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或课程群。
3.2 创新创业实践缺乏系统规划
高校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育过程中,存在过于重视理论和忽视实践的情况。部分高校即使建立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基地,但使用率不高,在一些创新创业比赛活动开展过程中,往往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比赛活动存在一定的限制,实际教育意义不大。因此对高校而言,在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需要强化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也是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3.3 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和学生所学专业融合
调研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没有自己的专业爱好和职业规划,高考选择专业时选什么专业进行学习,选什么职业进行创业,自己并没有强烈的意愿,而是靠家长、亲戚和高中教师的一时兴起,也就是说没有考虑学生的意愿。进入大学后,既然选择了专业,创业时就应尽量考虑专业。但是,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部负责,专业教育是教学部负责,造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分离,没有达成有效的融合。
4 提升独立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对策
4.1 高职院校精准定位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十分有必要,需要大力推进。
创新创业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这需要高职院校精准定位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例如:某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精准定位,曾经做了一个实验性的项目名叫“艺海拾贝创业联盟”,这个联盟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可以作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孕育摇篮的机构。该联盟的章程和学生的培养守则都依据国家的要求来设定,与学生的个性、喜好相结合,给予学生经济上和技术上的支持,由专业教师团队进行辅导。目前,该项目已有数十个创新创业团队,在成熟的技术支持和雄厚的资金链下,发展的前途不可估量。从以上案例分析可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点在于精准定位,高职学校要在精准定位培养重点后,通过完善教师队伍,构建全面的教学体系,提供完备的教学资源等方法,有效促进教师教学专业性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在充分的保障下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
4.2 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产学合作
产学合作是整合社会资源、校内资源并给予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的重要方式,产学协同就是在全国范围选择好几个合适的实习基地,并将之作为长期的校外实践场地。高校要定期派出学生去实习基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并聘请实习企业的工程师到校内对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指导,并提出毕业设计的要求。企业方面完全有义务接受学生,让其参与到实践当中来,并在学生的学习和实践上进行一定的指导和鼓励,保证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都能经历社会和职业的磨练,在相关设计人员的指导下,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而是真正应用到实践,构建出高效的创新创业发展机制。所以,在新时期下,高校要充分利用好校企合作资源,让其发挥的作用最大化,并建设好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构建创新创业发展机制打下基础。
4.3 创新协同育人模式
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对独立学院的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个学校、一个企业主导的教育,需要国家、地方、高校、社区等相关责任主体的协同配合。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配合,也需要校内外各类育人主体协同作用的发挥。目前,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型人才、实践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继出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在国家层面形成了良好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保障。独立学院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要积极出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文件和鼓励政策。独立学院要依靠董事会的独特优势和相关企业联动,合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真正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
4.4 创新课程评价反馈体系
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在进校前针对学生素质和能力进行检验,并在整个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测验和点评,以此来帮助学生开展创业计划,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另外,还要针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评估记录进行整理,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过程进行追踪,以此来制定明确的目标,为学生提供正确和科学的指导,从而构建更为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反馈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结束语
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不断增加,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机制的难度也不断增大,而资源协同就成了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方式,只有充分协同社会、校园以及政府的三方面资源,才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指导。
参考文献:
[1] 蒋小辉,雷汝丰,庞成宇,郭林峰,张震.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9(12):86-88.
[2] 杨虹.新媒体下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经贸实践,2018(23):276.
[3] 刘朝霞,宁佳英.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15):185-187.
[4] 路丽梅,范继.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3):110-111.
[5] 高凯旋,王振馨.基于大创项目的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0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