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 任丽
[导读] 课程游戏化就是围绕幼儿实际情况与需求构建符合幼儿需求与期待的课程
        任丽
        湖北省石首市路家铺幼儿园  430000
        摘要:课程游戏化就是围绕幼儿实际情况与需求构建符合幼儿需求与期待的课程,通过生动有趣高效的课程丰富幼儿的体验与经验,使得幼儿在游戏化课程中实现全面成长。课程游戏化并不是在课程中简单地增加游戏环节或游戏时间,而是要形成游戏化课程理念并搭建完善框架,将游戏的自主、自由、愉快、合作、创造精神有效融入其中。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使得课程更加接近幼儿的生活与兴趣,准确贴合了学生的发展层次与学习特点,为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 背景下 幼儿教育 策略分析
引言
        近年来,幼儿教育受到家长群体与教育群体的广泛关注,而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化课程关注到了幼儿群体的个性化游戏需求。在现阶段教学中,诸多幼儿园已经将游戏化课程引入课程实践中,积极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我们不难看到我国对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与应用仍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带有游戏化内涵的课程难以起到实际的娱乐放松作用。因此,教师要进行游戏化课程的教学开发与研究,发挥游戏化课程的育儿优势,使得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对其今后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孩子们天生积极好动,比较活跃,但他们没有形成系统接收知识的能力,因此,将游戏与课程相结合,符合现阶段孩子们的生理特点,通过游戏,让孩子们积极融入新环境,与老师、同学产生默契,成为好朋友,不仅如此,精心设计的课程化游戏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保证学习质量。我们都应该清楚,学习教育和游戏绝不是相对立的状态,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关系,尤其在幼儿教育中,将游戏与课程相结合,无疑是促进孩子们学习的更好方式。适当的游戏是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必需,在紧绷的学习之余,通过游戏让我们放飞自我、愉悦身心,这才是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除此之外,通过游戏营造轻松欢快的氛围,更能够让孩子们尽快地融入新的环境,更能放飞自我。在这种环境下,幼儿更能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究的灵感。因此,在日常的幼儿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课程游戏化,充分调动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能够主动地感受知识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教师对课程游戏化认知不透彻
        幼儿园课程改革进程持续向前,但是很多地区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工作依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理解与认知存在空白,部分幼儿园对“去小学化”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教师很少组织集中教学活动,教师无法有效组织集体活动或探究游戏,区域活动的组织开展很少,这就导致课程游戏化的组织与实施出现了问题,幼儿园教学质量因此出现下滑现象。课程游戏化就是要准确把握广大幼儿的学习需求,将课程内容以游戏形式呈现在学生们面前,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与参与积极性,使得幼儿教育能够在轻松而愉悦的氛围下进行,这准确契合了广大幼儿的现实需求,是幼儿教育发展改进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游戏化缺乏全面设计与建构
        课程游戏化是一项系统性活动,管理者应该对幼儿园的总体规划保持高度关注,但是很多幼儿园在课程游戏化进程中缺乏整体规划与顶层设计,课程的内涵理解并不到位,游戏化目标无法顺利实现。课程游戏化依然停留于理论层面,管理者和教育者并未能准确把握课程游戏化的本质,这也不利于课程游戏化的有效推进,制约了幼儿课程改革的落实。课程游戏化的全面设计与建构既要关注幼儿的成长需求与幼儿教育大纲要求,又要将教育活动与幼儿成长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幼儿能够接受系统而全面的教育和引导,真正有效地发挥课程游戏化的作用与优势,为幼儿成长创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


三、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教育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作为幼儿教育教学主体的幼师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主动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观点,让幼儿的课堂不再单调乏味。与此同时,幼师们如果自身学习能力不够强,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参加培训,改变过去抱残守缺的旧思想,从而更好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以往老师们更多地注重室内课堂上的授课过程,而现在,幼师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改善“课堂”布局,因为孩子们肯定喜欢在室外一起进行娱乐活动,老师们可以将多余空地建设成草地,拆除不必要的建筑设施,以扩大幼儿园的活动空间。比如英国某私立幼儿园利用环保材料建设学校的教学设备资源,并且充分根据学生存在的现实情况利用学校资源,不仅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强调在教学方式上,老师不能以旧时的填鸭式教育来教导学生,这会使还在儿童时期的幼儿们产生巨大的压力,随着压力的不断积累,会使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学会转变教育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加以引导,使孩子在充分发挥天性的同时兼顾课程学习。
        (二)强化体系建设,把控课程游戏化内容
        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游戏可以作为幼儿教育课程的主要形式,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可以结合园本课程建设契机,有效体现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建设能力,推动游戏精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全面渗透,有效呈现出课程的游戏精神,更好地把控课程建设发展方向。教师在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同时要保持对生活性与生成性的关注,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方面充分考虑幼儿的意见和想法。贴近幼儿兴趣与经验的课程能够鼓舞幼儿热情,同时又能够引导幼儿融入,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教师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课程游戏化的内容,既要保证内容与学生高度贴近,又要发挥出课程的教育价值。
        (三)关注幼儿个性,开展主题尝试活动
        关注幼儿个性是开展幼儿游戏化课程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独立进行主题类活动的尝试,使得幼儿游戏活动更多样化。例如,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动漫作为游戏化课程的主题,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与演说活动,并在其中融入多种品格教育元素。在此期间,幼儿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开展游戏的尝试,从而使得幼儿自主游戏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有较好的提升,进而促进幼儿教育游戏化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具体游戏化课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到不同幼儿园教学软硬件设备的区别与差异,通过发掘社会文化资源来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课程,使得幼儿尽情享受游戏扮演的快乐,并引导他们参与到实践类或合作类游戏活动中,培养其动手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情感能力,使得游戏化课程更加有效。
结束语
        幼儿课程游戏化建设,不仅是培养幼儿自身能力的需要,更是祖国和整个社会的实际需要,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课程游戏化将游戏渗透于课程之中,也使孩子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拥有快乐的童年记忆。
参考文献
[1]张媛媛,陈红梅.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职业技术,2020,19(02):89-92.
[2]李双红.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2020,9(04):27-28.
[3]荀元元.课程游戏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97-301.
[4]计海英.课程游戏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470-471.
[5]孙秀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九).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355-3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