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关于教育加强统战意识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 滕冬梅
[导读] 为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滕冬梅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1700
        摘要:为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结合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云南省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周围,全国全省上下一盘棋,听党指挥、不聚会不外出、戴口罩、勤洗手,有效的控制住了新冠疫情传染扩散的速度和蔓延势头。成绩固然可喜,然疫情还在反复,加强统战意识势再必行。
        关键词: 统战意识   新形势    未来发展
一、新冠“大考”,中国的答卷显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全国各省各党,自下而上构建统一指挥、一线指导、统筹协调的应急决策指挥体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各地方各方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严格高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形成全国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参与的疫情防控格局。在疫情危急关头,共产党员冲在最前线,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屹立,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白衣天使自愿请战,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二、新冠“大考”,中国的答卷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民族精神
        “起来,不愿做奴隶人们----”,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险阻,只要响起这首歌,浑身瞬间充满了力量,背后有强大的祖国,顿觉满满的安全感与踏实。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之所以能在磨难中崛起与成长,靠的坚韧团结、和衷共济的民族精神。
        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选择了无畏;任何时代都没有英雄,有的只是平凡人的默默付出。面对疫情,从年逾古稀的专家,到90后、00后的年轻人们都选择坚定前行。数百万义务工作者争分夺秒、舍身忘死,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疫情的钢铁长城;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勇挑重担10天完成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创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等各行各业不惧风险、坚守岗位,在平凡岗位书写不平凡的故事。
疫情爆发期间,国家一声令下,全面响应、一致行动,整个社会紧急停下脚步,人们取消了走访亲戚的各种聚会、克服困难就地隔离,自觉佩戴口罩、测量体温、保持社交距离,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疫做贡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各界纷纷向武汉及华北地区伸出援手捐款捐物,世界卫生组织考察专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最让我震撼的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愿意为抗击疫情做贡献。”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的伟大的民族和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也会是地我们风雨兼程、高歌前行的动力。
三、新形势下教育加强统战意识的必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在贯彻习总书记的会议精神后。著名教授艾四林做了“基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研究”,就为什么建设教师作风、建设什么样的教师作风、怎样建设教师作风提出重要指导。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子源。对国家来说,教师在实现中国复兴中具有战略地位;对教育来说,教师之于教育发展具有第一志愿的作用;对学生来说,教师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指导者和引路人的地位。危机是考验执政党执政理念、执政效能的试金石,是检验社会制度的“透视镜”。通过中西方抗疫答卷的对比,我们会更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在中共的坚强领导,党中央的科学决策部署下,我们一呼百应,整个抗疫过程有效组织展开,科学布局、井然有序。中国人民用万一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坚强意志和民族精神控制住了疫情快速蔓延的局势,维护了社会大局的和谐与稳定,这有效的说明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更检验并证明了全国上下一心坚持统战意识的正确性。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停课不停学是疫情期间最动听的情话,广大教师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践行着“传道、授业、解惑”和“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标准,除了保障学生的正常学习,还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疏导。
四、践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卫唯一标准,新形势对党员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疫情发生后,我们坚持全国上下一盘棋、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举全国之力、集优质资源,开展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质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为战胜疫情形成强大合力。事实证明,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对的,这是地道的人道主义净精神,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能带领和指引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执政党。在党的英明决策、科学部署、精准施策下,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加强政治素养的提升,积极加入到领头羊的位置,树立新时代新形象、强责任勇担当的先进典型,具体做到:
        (一)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树立“大统战”意识   
        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汇聚四面八方的智慧与力量,多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聚人之力、集人之智、合人之心。每一个中华儿女也自觉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的责任感,坚决做到响应号召、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广大党员干部及中华儿女必须牢固树立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统战工作放到党政工作的中心上来。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四统筹”
        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国外发展与对外开放,有效推进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坚持发展的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促使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和伟大复兴梦的重要方法论。社会和谐共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因此广大干部要把握大团结、大联合这个主题,在党政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关系上下功夫。科学布局、精准施策,统筹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要素,善于把握规律、不断深入细化群众工作、切实吃透上情、摸清下情、了解外情、把握内情,把上级的部署具体化、细致化、可操作化,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年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习近平,《秋实》,2020年第14期;
【2】《抗击新冠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华网2020年6月7日;
【3】《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4】《在危机中育新机,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求是网2020年5月24日;
【5】《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习近平,《求是》2020年第8期;
【6】《以习近平思想为指引,在全球抗疫合作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王毅,外交部网站2020年4月26日;
【7】《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余晓葵、李曾骙,《光明日报》2020年5月27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