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晔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 北京 100022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任务量较强,对于学生来说接触阅读的基本形式就是绘本,这种文学形式可以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其阅读兴趣,让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逐渐提高。低段阅读教学主要是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文字基础,融合图片文字的绘本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最好辅助工具,可以让学生在艺术形式的引领下提高阅读能力。本文将对小学语文低段绘本阅读教学的问题和研究对策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绘本形式
引言: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要从语言、文字等多个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刚进入阅读教学阶段的学生语言能力不够成熟,教师需要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形式从多个角度切入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优势,语言思维优势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绘本应用的主要效用,教师利用绘本进行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脑海中的符号代替说话的声音,从根本上解决阅读问题。
一、绘本形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基础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后续的高阶段学习中有更优良的表现。近年来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接受能力都比较弱,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部分教师也对阅读教学的价值缺乏充分的解读,将大部分的语文课堂时间放在了识字、写字环节[1]。教师想要改善当前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情况,首先需要在课堂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吸引学生注意最重要的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目标之后后续的教学计划才能有更好的实施基础。绘本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低段绘本阅读教学符合学生在幼儿时期接触的教育特点,在小学阶段通过熟悉的形式实现过渡转换学生的接受能力会快速提高,阅读兴趣也会大大提升。其次就是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绘本,图文结合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进而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将绘本和自由阅读方法结合还能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高阶段的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能有更强的举一反三能力[2]。最后就是教师要通过绘本来完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长期阅读教学中维持较高的动机水平,绘本本身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材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受到环境影响,逐渐适应良好的阅读氛围,更好的进入到绘本中的故事情境,并且通过师生之间或者同学之间的交流体会,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技能。
二、绘本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绘本阅读联系不够密切,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主要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下过于关注学生的读书写字能力,利用绘本的形式过于单一,让课堂中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3]。绘本和语文教材的联系不够密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难以正确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并且及时转变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发展。
(二)低段绘本阅读教学缺乏科学的教学体系
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传统手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科学的教学体系,缺乏正确的教学手段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绘本深受学生喜爱,但是目前绘本阅读课程的随意性较大,过多的不确定性会延误学生正常的阅读思维发育,影响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习质量。
三、具体的解决策略
(一)利用绘本教材全方位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当前的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绘本教材和教师的教学计划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符合,教师在选择绘本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每个单元教材内容的章节主体选择,优秀的绘本要有学生感兴趣的图画和需要学生掌握的文字内容。有了基本的绘本教材教师才能系统的安排阅读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一年级阶段教师可以借助优秀绘本来帮助学生完成口语交际的练习,多多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才能让后续的阅读教学更加顺利[4]。“蚯蚓的日记”是一个可选择的配套绘本,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来阅读绘本故事,通读之后,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相互配合进行情景模拟。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美丽的秋天”课文内容并且结合绘本进行设计,在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有条件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秋游,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是提高阅读技能的重要前提,学生有了更多转换语言思维的机会阅读能力也会更加灵活。绘本阅读除了可以加强学生对图片文字的敏感度,还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教师要避免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识字写字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切实实践积累素材才能真正实现阅读水平的提升[5]。朗读技巧、兴趣激发等方法都是协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从全方位角度出发才能保证学生有正确的阅读思维。
(二)以绘本为载体,积极探索语言魅力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首先要从语言角度入手。绘本中的图片和文字都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视角看待问题,所以语言特点比较显著,充满童趣的语言和图画也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元素。教师要以绘本为载体,积极和学生共同探索其中的语言应用技巧,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魅力。例如,在“彩虹色的花”故事中的结尾有一句引人遐想的句子:“来年春天又有一朵彩虹色的花绽放在了原野上”,这个句子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兴趣,并且在脑海中也会有更多画面,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抓住这样的留白,通过大声朗读、仿佛朗读并且鼓励学生仿佛讨论和观看图片,积极设置故事接龙、续编等趣味环节引导学生提高阅、写作能力。不断的阅读和观看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续写环节可以效仿绘本中的语言提高故事的趣味性,学生续写的故事质量也决定了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要多多鼓励,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体验到语文课堂中的乐趣[6]。
四、结束语
绘本是符合小学阶段低龄学生学习特点的重要教学手段,刚刚接触小学知识的学生不具备成熟的语言思维,对阅读方法也难以尽快掌握,教师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绘本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快速养成正确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思维。文本细读和多元化解读是具体的教学策略,结合绘本学生领会的时间会大大缩短,更有助于烘托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在低段阅读教学过程中掌握朗读全文、角色扮演朗读等多种阅读技能。
参考文献:
[1]刘秋雁. 小学低学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 000(031):47.
[2]冯柳. 浅析小学低学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 000(009):50.
[3]张时爱. 小学语文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7, 000(036):101.
[4]李萍. 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J]. 教育论坛, 2015(2):26-28.
[5]朱根应. 小马过河,深浅不知 ——小学语文低年段绘本阅读教学研究[J]. 新课程·小学, 2017, 000(008):39.
[6]唐汝娟. 小学低年级语文绘本阅读的教学方法[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19, 000(0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