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郭少峰
[导读]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幼儿更好地融入社会
        郭少峰
        山西省沁源县沁河镇北园英华幼儿园 046500   
        【摘要】: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幼儿更好地融入社会,幼儿教师与家长应当重视对幼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幼儿健康成长。本文接下来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原则和开展策略进行分析,希望通过以下探讨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家校合作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家校合作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引言】:家庭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场,在对幼儿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时,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视,由此,幼儿教师与家长应当展开充分的家校合作,以此来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贯彻。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原则分析
        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时,幼儿教师与家长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来进行心理健康家校合作的开展,这样才能够提高幼儿心理健康家校合作的效率,让幼儿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身心健康地成长。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家校合作时,应当遵循统一的原则。在进行幼儿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与家长应当以一个统一的态度来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倘若家长与幼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态度,那么会让幼儿产生抵触的情绪,使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第二,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家校合作时,幼儿教师与家长应当引导幼儿直面困难。当前,由于诸多学生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在面对困难时,他们往往是自我逃避,这样会使得问题变得越发严重,由此,在幼儿心理健康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与家长应当共同努力来使幼儿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从而使幼儿更好地成长。第三,在进行幼儿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与家长应当不过于介入幼儿的社交活动。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就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交,但在幼儿园中进行社交时,幼儿之间难免会出现摩擦,幼儿教师与家长应当正面的引导,而不应当过度地介入到幼儿的社交活动中。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有效策略分析
(一)、运用统一教育目标,实现家校统一心理教学
        在运用家校合作对幼儿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时,由于家长与学校对幼儿的教育目标不同,会导致幼儿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由此在运用家校合作对幼儿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时,幼儿教师与家长应当采取统一的教育目标来对幼儿展开教学,以此来实现家校统一的心理健康教学,使幼儿能够健康的成长[1]。例如,幼儿教师与家长可以通过表格记录的方式来使教育目标得到统一。幼儿教师与家长可以共同在表格中填写幼儿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探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与家长可以将存在分歧的教育观点一并填写在表格之中,以此来找到中和的教育方式。通过表格化的管理能够使幼儿教师与家长树立起统一的教学目标,以统一的教学目标来对幼儿展开心理健康教学,才能够让心理健康教学实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此外,运用表格的方式对幼儿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之后,幼儿教师与家长还能够根据表格中的内容来判断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否得到了真正的解决。
(二)、实施家校分工合作,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
        在当前的幼儿心理健康家校合作教学中,存在着家校合作分工不明确的问题,由于家校合作分工不明确,会导致幼儿心理健康教学不能够得到有效地实施。

由此,为了使幼儿心理健康家校合作教育更好地执行,幼儿教师与家长可以实施家校分工合作,以此来更好地纠正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在进行分工合作中,幼儿教师应当充当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引导者,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进行引导[2]。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样应当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长是幼儿经常接触到的角色,家长对幼儿说的话,幼儿也更能够接受,由此,在家庭之中,家长应当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家长可以在家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相关训练。在晚上睡觉之前,家长可以给幼儿讲解一些有趣并充满哲理的故事,让幼儿通过阅读故事树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念。在学校教育中,幼儿教师更应当加强对幼儿的训练,让幼儿在幼儿园培养其专注力,并且让幼儿的耐心能够在幼儿园得到良好的培养。
(三)、加强家校沟通交流,促进家校合作有效开展
在实行幼儿心理健康家校合作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只有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家长才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情况以及幼儿的心理健康情况。由此,在实行幼儿园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与家长应当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促使家校合作能够有效开展。例如,幼儿教师与家长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沟通交流,随着5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中的社交软件变得越来越多,由此,为了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得到切实地落实,幼儿教师与家长可以通过钉钉群与微信群来进行幼儿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幼儿教师可以在钉钉上建立幼儿心理健康家长群,在家长群中,幼儿教师可以与家长们进行沟通与交流。幼儿教师可以将幼儿日常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发送到家长群中,并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幼儿园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针对这一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幼儿实施进一步的教育。此外,幼儿家长也可以组建心理健康交流小组,在小组中,家长们可以交流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以此使得家长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与家长应当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促进家校合作有效开展。
(四)、组织家长培训活动,丰富家长心理健康知识
        利用家校合作来对幼儿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时,由于部分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导致不能准确地对幼儿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由此为了使得家校合作更好地开展,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心理健康培训活动,使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让家长能够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3]。例如,幼儿园可以开通一个微博平台,在微博平台上为家长们录制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视频,让家长自发地观看这些简单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从而更好地对幼儿展开心理健康教学。此外,幼儿教师也可以在幼儿园中组织幼儿家长心理健康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更加具体地为家长讲解幼儿时期幼儿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正确的引导方式,从而使家长能够增强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理解,进而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由此可见,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组织家长心理健康培训活动,使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培训活动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丰富,从而更好地对幼儿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健康的成长。
        【结束语】: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对幼儿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助力幼儿健康成长。本文分析了实施家校分工合作、加强家校沟通交流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有效策略,希望通过以上探讨能够使家校合作更好地在幼儿园中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冠琦. 基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家校合作优化[J]. 教育现代化,2017,4( 43) : 277—278 + 281.
[2]杨雅颉. 试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J]. 亚太教育,2016( 1) : 2.
[3]陆娟. 幼儿心理教育之我见———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J]. 课程教育研究,2015( 27) : 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