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
锦州医科大学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1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培养学生就业观、价值观及责任观的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明确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并按照目标提升职业技能,达到顺利就业、满意就业。由此可见,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意义重大。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教学中学习的主体,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法通过智慧树平台实施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智慧树;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混合式教学;研究
引言
本文主要是探索适合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智慧树平台的课程资源,融入更多专业的知识,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有关职业发展的信息,提升职业技能,为求职做好充足的准备。
1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
1.1 混合式教学基本概述
混合式教学就是融合线上及线下的教学模式,侧重采用数字化的形式进行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评估,使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监督、引导、启发的作用。因此,混合式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课堂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总结,以便更好的与教师进行沟通,消除传统课程开展的不足之处[1]。同时,授课教师通过登录智慧树平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质量和学习行为,有效的进行教学评估。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沟通与表达能力,又有助于教师完善课程设计,提高本课的教学质量,促进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1.2 混合式教学实施情况
目前,我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课程开设在高年级,授课对象为五年制本科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和四年制本科大学三年级学生。理论学时设置为16学时。线上教学10学时,其中职业规划4学时,就业指导6学时,线下教学6学时。课前教师会通过智慧树、雨课堂、微信群等途径发布每一次课的学习计划,要求学生通过智慧树平台提供的《知到》App软件,观看指定的视频课程。线上教学课程选用的是云南理工大学洪云老师主讲的《不负卿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前5章节),哈尔滨工业大学邢朝霞老师主讲的《成功求职六步走》(前4章节),通过课程学习,有利于加深本课程在线上教育的深度及广度。线上学习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案例,有效的进行交流,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课程结束后,每个章节有对应的测试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作业完成情况,适当调整下次课的教学活动。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我们主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每名学生通过参与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平台活动,获得相应的素质教育学分,相当于学生的创新教育学分。教育对象主要针对的学生是大学一年级到大学第三年的学生,组织开展各种培训、体验、路演等竞赛活动,唤醒学生对职业规划和未来职场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各种职业技能。
2 课程监控与反馈
我们主要采用的是智慧树平台的教师端进行课程监控,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包括网上签到、网上答疑、课堂讨论、学习章节进度、学习时长、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采用QQ群,微信信息群的形式进行课程问题反馈,对于课堂没有来得及提出或者解决的问题,授课教师进行答疑。本课程成绩的考核比例如下:线上网课成绩占总成绩的45%,主要包括章节测试和学习行为学分。章节测试每章有三次考试机会,学生可以反复作答,加深知识掌握程度。设置学习行为学分能够有效的控制学生一次性将课程自动播放完毕。学生在观看网课过程中,系统会弹出需要解答的选择题,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作答,网课会继续进行,如果没有及时作答或者没有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学习,会扣掉行为学分。课堂出勤率及课堂积极参与互动的成绩占总成绩的15%,通过智慧树平台监控,及时的掌握学生逃课、漏课情况,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课堂出勤率。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实践教育活动后,学生根据收获对教育活动进行打分,发表意见和建议,素质教育中心会将学生反馈意见发送到教师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活动进行教育总结,将活动整改措施提交给教学质量监控部门。
3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时间比较短,存在的问题有几个方面:(1)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数量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只有3人,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工作量较大;(2)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国内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案例较少,可以借鉴的经验也比较少,本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试行了2个学期,本学期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所有授课方式都改在线上教学,教学计划也相应的进行了调整,所以教学设计也在不断的完善中。(3)选用的网络课程缺乏针对性,因为医学高校每个专业的都有自己的特点,目前选用的网课虽然每个知识点讲解的比较详细,但是缺乏与本专业相对应的案例进行分析指导,不能将学生代入角色之中,学生的自我对比和反思的程度有所降低。(4)疫情期间,学生所有的课程都是在线上完成,也会产生学习疲劳,可能无法按照原定的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加大了混合式课程的开展和实施的难度。
4课程优化与解决策略
4.1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
学校应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增加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数量,确保混合式教学的顺利进行;定期组织授课老师进混合式教育教学培训,邀请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好的教研室做教学经验分享与交流;组织教学督导专家进行听课,及时发现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给予专业的教学建议;举办混合式教学竞赛,展示混合式教学的优秀案例,集中安排时间学习交流;也可以组织教师去其他开展混合式教学比较好的高校进行观摩学习;对于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教师,在职称评聘时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充分调动授课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4.2完善课程设计,优化混合式教学内容
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职业发展及就业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故实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侧重于突显出专业课程及专业能力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明白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需要学生具备的能力及职业素养。引导学生逐渐意识到个人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联系,明白“毕业”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并给予学生专业的辅导建议。因此,教师需做好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知程度调查统计工作,分析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了解不同阶段学生对就业的看法,明确教育内容,录制符合自己学校学生发展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育视频。充分利用智慧树平台的各种功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3激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要贯穿在学生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所以不能依靠高年级几节课程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所以要在不同的时期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职业探索,最终确定职业目标。例如在大一阶段的实践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危机意识,这一阶段的学生受到高中学习思维的影响,认为大学学习是轻松的,故放松的了对自我学习的监督。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价值观,进行自我认知。在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通过职业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家庭环境分析,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便做好自我评估与调整。
4.4 重视对学生行动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行动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进行生涯人物访谈、职场体验、到基层单位参观,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收集关于职场环境、企业文化、求职技巧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制作求职简历,模拟职场招聘,让学生熟悉应聘流程,疏导学生紧张情绪,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实习工作。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及求职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最终实现成功就业、满意就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伴随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的产物,也是新时期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多样化而采取的必要的教育手段,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利于高校进行教育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帮助学生树立职业发展目标,提高自我的职场竞争能力,符合高校长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滨. 技工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创新教学实践——基于SPOC混合学习模式的探索[J]. 中国培训, 2018, 356(11):45-46.
[2]朱洪翠, 高洁. 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性实证研究——以《中学教师职业理念与专业发展》双语课程教学为例[J]. 教学研究, 2019, 42(06):086-91.
[3]吴渝婷, 叶鑫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 031(012):63-65.
[4]张伟伟. 蓝墨云班课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研究[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v.17;No.89(04):48-50.
[5]桂彬.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J]. 智库时代, 2019, 169(01):131-132+139.
[6]任秀琪. 新时期下陕西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的创新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 570(03):123-123.
董莉,女,1985年生,辽宁锦州人,讲师,锦州医科大学,医学硕士。
【教学改革立项】本文系锦州医科大学2020年混合式教学改革立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