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楠
天津耀华滨海学校 天津市 300163
摘要:班主任工作创新,是学校工作得以持续化推进的有效方式,它为社会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为此,本文在阐述班主任工作概念之上,通过工作视角、工作方法等方面,把握新课改后高中班主任工作创新方式,以达到明晰教学要点,保障人才培养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班主任;工作创新
引言:班主任工作是班级管理结构中重要的环节,它在班集体建设、学生健康成长中发挥着强大的助推作用。为适应新课改后教学实践工作的需求,准确把握高中班主任工作创新的要点,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是负责一个班集体中学生学习、思想、身体健康等方面工作的教师,它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建设者、以及引导[1]。班主任工作内容繁杂、多样,简单归纳主要分为:(1)班级管理类。即,班主任需要对班集体中学习环境、班级互动、学生成长中的矛盾冲突等方面进行管理,它既包括细小的班级事务,又包括学生生活互动等方面。(2)学习管理类。即,班主任要在多样性学科课程之间进行协调分析,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沟通渠道。(3)思想引导类。结合传统文化和思政理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其工作内容可进行相关分类,但具体实践期间,各个方面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承接的。
二、新课改后高中班主任工作创新
(一)形成综合式工作思路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创新实践期间,为确保其工作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衔接,首要环节是形成综合的工作思路。即,班主任需要从宏观视角寻求问题探索的思路,而不是局限于某一阶段的管理目标[2]。
某高中班主任进行管理工作创新时,就主要是通过班级管理工作思路创新的方式寻求更高品质的教育实践策略。其一,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各项工作安排期间,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需要和日常生活管理需要,尽量帮助学生安排好学习和生活结构,规避“一边倒”等问题的出现;其二,教师结合高中生学习生活情况,坚持学习为主导,生活、活动等辅助的多元化班级工作安排,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期间可以形成更加可靠和多样的实践教学探索窗口;其三,教师应坚持多方面评价和指导高中生成长。高中生已经拥有了独立的人格,虽然其发展各个方面还不够均衡,但已经有自己的思想认识,班主任应突破“成绩论”思路,看到不同学生成长中的问题,针对化进行日常工作安排。比如,读书交流大会、趣味课堂等等。
这些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实行合理而有序的班主任工作安排方式,它实现了班主任工作趋向和思路的逐步更新,为后续班主任工作的深入性探索带来了指导。
(二)巧妙化的工作方法革新
新课改后班主任教育工作实践探索过程中,教师应突破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框架式体系,巧妙的进行工作方法的创新。
其一,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
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除了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管理,还需要在日常活动实践期间,相应的安排潜移默化的管理策略,这样方可保障班级管理工作与学生成长需求之间相互适应。比如,高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一方面通过在班级环境中设计学习板报、名言字幅悬挂等方式影响学生,一方面也通过日常学生早读、晚读等环节的安排,实行教育实践参与方式的动态化实践,这也是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创新的具体体现。
其二,针对化的班级管理。即,结合学生阶段性发展特征,因材施教。比如,教师在进行班级集体活动安排时,可以组织文字创作能力强的同学创作宣传口号,组织表演能力强的同学编排集体节目,安排身体素质优良的学生参加体育项目等等,这些都是班主任结合学生的自身特征,实行班级管理工作方式灵活变革的代表形态。
(三)创建学生民主化管理方式
班主任创新班级管理策略,也可以通过创建民主化管理方式体现出来。班主任班级管理虽然是班集体成长中的重要因素,但这并不代表教班主任可以独自决定班级中的一切事物。相反,它要求班主任与学生创建民主协作的管理体系,这样方可取得良好的实践成效。
某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活动创新时,就主要是从培养学生的民主管理能力层面加以分析:(1)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班会、班级学习计划、班级活动组织等方面,积极鼓励学生能够自由发挥集体智慧,创建多方协作的班级工作实践渠道;(2)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干部选择、班费缴纳、应用等环节上,也采取与学生共同商议的方式开展工作安排;(3)在班级管理工作统筹分析时,教师指导学生在制定班规的同时,也设定能够促进个人能力提升的约束条件,帮助高中生迅速成长起来,并在民主活动中获得良好的个人能力提升。
创建民主化的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体制,一方面在教育工作日常安排期间,形成多方协调的教育实践导向体系,发挥班主任的指导性作用;一方面是从教育工作的日常安排入手,有序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统筹安排,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进一步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这也是班级管理战略得以科学化把握的主要方法。
(四)打造多方联动的教育体系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班主任想为学生成长提供一个更为良性的实践渠道,也需要建立班级、家庭、社会三方相互承接的教育实践结构,这样方可为高中生成长提供一个潜移默化发展空间。
某高中班主任在新课改后实行的实践工作创新分析视角中,就主要是从教育结构多方把握的层面上进行工作实践要点的变革探究。其一,班主任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时与家庭进行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情况,设定日常班级管理中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开发的引导策略;其二,学校与当地相关部门之间建立高中生社会教育宣传途径,提升高中生教育实践的新思路,打造多方联动的班主任教育结构体系。高中阶段学生成长问题的多方面把握,也是班主任在新课改后所实行的班级管理方式。
结论:综上所述,新课改后高中班主任工作创新研究,是国内教育结构优化整合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形成综合式工作思路、巧妙化的工作方法革新、创建学生民主化管理方式、打造多方联动的教育体系,把握高中班主任工作创新方式。因此,文章研究结果,将为教育工作分析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钟洁.浅析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184.
[2]倪新川.新阶段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