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君
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中学 广东省东莞市523000
摘要: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跨文化交际呈现出加大的趋势。本文着力提出在新课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除了注重语言及文化意识的培养,还要植入中国元素,形成中国情怀,自信地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以含中国元素的英语写作为课例,探究如何从词汇,句法和篇章练习来培养高中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意识,中国元素,文化自信,英语写作
一、引言
作为全球化进程的一个伴生物,英语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广泛使用的一门国际通用语,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也是思想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培养文化意识是正确理解语言和得体运用语言的条件和保证。基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 (以下简称“新课标”),加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文化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传统的英语单语(monolingual)模式逐渐转向为多语(multilingual)及多文化(multicultural)并存与相融的复合范式,成为当代英语使用语境的一种新常态”。1在此背景下,用英语传播本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重要的现实途径之一。高考全国卷历年真题频频考察中国元素写作更是为加强民族自信提供了现实依据。本文将以含中国元素的英语写作为课例,从词汇,句法和篇章练习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增加母语文化知识,培养高中生的文化自信。
二、基于新课标培养文化自信的意义
新课标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课程的总目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2在新课标中,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括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课程内容的六个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见图1)。 (ibid)
图1六要素整合的英语课程内容图示
与以往旧大纲比较(2003年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从文化意识角度来看,新课标提出要培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高中生培养文化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英语写作课作为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课型,渗透文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纵观我国英语教学,在加强对英语世界各层面文化内容介绍的同时,却基本上忽视对于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元素。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缺乏渗透文化自信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无法自信流利地运用英语来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阐述现代的中国,不能有效地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播给世界从而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曹艳琴指出,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及其英文表达都存在程度不一的“失语现象”,尤其是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不具备输出、宣传以及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良好能力。3
实际上,随着中国由“本土型国家”转变为“国际型国家, “文化强国”和“中国走出去”成为重大的国家战略。4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4 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5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再次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中英语课程对象是正处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重要阶段的特色鲜明的学生群体,是建立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阶段。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明确提出,应当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6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能够促进高中生英语文化学习,更能促进班本土民族的进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培育高中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
三、基于高考英语写作注入中国元素的现实需要
对于高中生而言,在英语文化学习中有效地融入中国元素,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高中生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别进行对比,进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共享、交流与传播,不断地推进中西方文化的共同进步。近年来,国家教育部相关政策制定部门也明确强调在英语文化学习教材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把英语文化学习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作为重要的考试内容之一。自2008年起,近十年全国卷高考书面表达题多含中国元素,包括中国的语言,历史文化,文学诗歌,习俗,美丽山河,传统节日,传统艺术,手工制作等。如表2所示:
表2 近十年含中国元素的历年全国卷高考英语写作题
如表所示,2017年全国卷I和全国卷Ⅱ的话题分别涉及唐诗和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如何融汇中西、跨越古今来写作,这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全国卷Ⅱ为例,题目要求学生为外教Henry讲述剪纸内容,如果学生对剪纸艺术的英文表达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是无法写出艺术展的内容的。为此,在平时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关于语言文化意识的普及是十分有必要的。学生需要增强国家语言实力,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这并非剥夺或弱化目的语文化与文明出场,而是补充与强化缺席的母语文化与文明,是从克服“中国化”到弘扬“中国化”的转变,以帮助学习者实现学习世界经验的教学性目标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性目标,落实课程“全人”培育目标。
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的途径
英语写作教学中中国元素的渗透不足是导致学生写作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通过课例研究,可从词汇,句法和篇章练习来对学生写作技能进行训练,形成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同时培养高中生的文化自信。
(一)、注重词汇写作训练,积累丰富的话题素材
结合英语写作教学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在写作前做好训练学生常见中国元素的词汇和短语来表达思想的工作,让学生的写作具有精准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所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初始环节可以通过注重词汇语句写作来丰富积累学生的语言素材。
(二)、注重语法写作训练,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文章是由一个个句子构成的,如果说单词是构成句子的砖瓦,那句子就是文章的一根根支柱。 通过在英语句法教学中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特殊句型与中国元素的结合,加深学生在对句法的理解和领悟中把握文化。
(三)、加强各类话题写作练习,积累丰富的文化素材
语言学习者即使有丰富的词汇量,能够熟练掌握语法规则和句式,在语言写作时,如果没有贮备丰富的文化和背景知识,也不能根据写作的话题,选择强档的词汇和句型,形成句子,从而写出较好的文章,如表3所示,同样是关于风筝在古代战争中的运用,如果不知道在中国古代,风筝是通讯,侦探和测距的重要工具,并能带上火药用作进攻武器,就无法通过语言知识重组话题,写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章。所以,加强话题写作,积累丰富的文化素材对培养文化知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表3不同中国元素的话题写作
五、结语
本文从新课标要求和高考写作考察等方面分析了英语语言学习中培养文化意识,尤其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本文强调,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除了注重语言及文化意识的培养,还要植入中国元素,从词汇,句法和篇章练习来加强中国元素写作训练,从而培养高中生的文化自信,形成中国情怀,自信地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冉永平,杨青.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及其重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6(2): 287-299.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3曹艳琴,姚兆宏.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自信能力的理论框架研究[J].2018(2):131.
4李宇明.中国外语规划的若干思考[J].外国语, 2010(1):2-8.
5项久雨,吴海燕.培育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 思想理论教育,2016(10):18.
6赖小燕,谢燕红.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材渗透文化自信探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