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
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岳庙高级中学 714200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教育领域改革的产物,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获得了教师的重视,在课堂中也被多次使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将知识点体现到生活中的现象,使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学生学习和掌握起来难度大幅度降低。对于高中地理教师而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绩是一直追求的目标,因此,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学生喜爱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将逐步提升,旨在使高中地理教学不断进步。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思想理念之下,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积极地将地理的知识点和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打造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让生活点燃课堂,不断的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不够完善,学生能动性较差
现阶段的传统高中地理教学课堂,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师生交互性差且交互方式较为落后、与经济社会催生的学生群体流行思维产生一定偏差的现象。据笔者所知,大多数高中在地理教学时仍然采用“教师单方面讲、学生只管记笔记却不主动思考”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完成笔记或者完成课后作业,却不主动进行课堂内容的思考和探索,即为学生被动接受地理知识,对知识的来源和基础常识的拓展无法提起兴趣。这可能是由于教师在备课时,过于侧重在将一个知识“传播、教授”给学生们了,却忽视了这个传播途径及传播方式是否能被学生所接受。另外,课堂氛围也极大的影响学生在地理学习的主动性,大部分传统地理课堂学生的参与度低,一部分学生会产生“这个课堂没有我也仍然能够进行下去,所以我听不听课都无所谓”的消极思想,甚至传播给周围的同学,造成区域性的被动学习氛围。
(二)教学中对“生活化”理念的浅显认知
教师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时,由于对“生活化”理念的浅显认知,造成了高中地理课堂仍用陈旧的教学模式,“生活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一些教师在课堂简单列举一两个生活中的例子,就认为这是生活化教学;有些教师觉得拓展一些时事新闻也属于生活化教学。绝大多数的高中地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认识不够全面、不够透彻,对“生活化”只停留在表层的浅显理解,没能从更深层去探究、理解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高中地理教学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联系生活,
从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且在课堂中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发挥,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并突显其教学的主体地位。
(二)生活化的地理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时代在不断地更迭,目前我国的社会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社会的进步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学生作为报效国家、奉献国家的后备军,教师必须积极的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标改革的标准的指导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团队意识、协作意识等等。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能够让学生关注自然的动态、关注社会的动态,进而关心国家的动态,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去探求、积极地去实践。
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生活经验在地理知识中的应用
结合学生的实际,将生活经验巧妙地应用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经历了生活化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堂的地理知识和现实的生活进行合理的结合,在得出了经验之后,能够在学生学习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在课堂上和生活中应用更加广泛。高中阶段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为能提高整体课堂的质量,转变教学的观念以及方式是比较关键的,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加深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印象,从而才能真正为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打下基础。高中地理教材当中的知识点有诸多是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的,所以教师要能够将教材当中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引发学生学习的共鸣,从而才能真正为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学习
的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例如: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述大气保温原理的知识点中,教师可将学生生活经验加以引入,通过生活中吃到反季节蔬菜水果的相应事例来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对大棚种植的原理能够有更多的了解,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对大气的保温作用有深入了解认识,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激发学生地理知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水平。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对生活当中的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认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价值的认识,促进学生能利用理论性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这对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主体意识
现在的高中地理教学要注重实践,打造属于教师与学生的专属课堂,因此就要把专属课堂打造成有关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在现今社会,自然生活与地理知识不可分割。就目前来说,初中地理所涉及的知识过于局限,而高中地理知识则范围更广,且所涉及的知识较多具有抽象性,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单纯地教学课本知识,难免会令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反而增加了高中地理学习难度,教师应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情境,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加深印象。除了打造教学环境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地域优势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如在海南的学校中,教师就可以提问:为什么冬天的时候海南旅游大受欢迎?对于身处北方的孩子就可以提问:为什么会有人冬天来看冰雕?这样就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也可就自身经历展开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讲课可以使死板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常见的生活问题,使课堂更加生活化,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并表达其想法,使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三)灵活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在当前的高中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而多媒体是近年来逐渐普及的一项现代化教学工具。因此教师在展开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时同样可以灵活地借助多媒体展开高效化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可以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更加直观地对学习内容展开深入理解,这样学生才能够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综合地理水平。
比如,教师在教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单纯按照教材内容中的文字信息展开固定式的讲解,无疑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无法具体化理解学习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灵活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地球自转视频,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对“自转”展开形象化的理解,这样学生就能够清楚地了解到白天黑夜的产生根源,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学生了解的过程中进行反向思维式的引导,让学生对“自转消失”展开探讨,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高中地理课堂学习过程中更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综合思维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是一门和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当将生活、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通过开展情境化教学、现代教学设备、实践活动以及案例教学法等教学策略将教学与生活融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也能相应的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运用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地理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博.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J].高考,2020(27):92.
[2]刘畅.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233-234.
[3]赵有.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9(32):105.
[4]贺展.高中地理教学如何构建生活化课堂[J].山海经,2018(19):44.
[5]涂欣昕.高中地理教学实现生活化的策略[J].山海经,2018(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