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的脸》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齐晓辉
[导读]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
        齐晓辉
        平原县龙门街道办事处东关小学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本课通过欣赏、动手、制作等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的创作千变万化的人物脸部形象。学会运用夸张的方法,用彩泥的表现形式创作夸张的脸,在体会彩泥创作的乐趣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年级阶段。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要求学生能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材料,表现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本课的设置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
        教法运用:
        依据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和“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理念,我将运用直观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在学法指导上采用欣赏法、观察法、表演法、讨论法、操作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肢体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欣赏夸张的美术作品,知道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手段之一,研究夸张的表现方法。
        2、学习抓住人物头像特征,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尝试用彩泥制作夸张的脸,提高学生对人物头像特征的观察力及造型表现力。
        3、体验彩泥造型的乐趣和夸张手法带来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彩泥的形式表现夸张的脸。
        难点:能够抓住人物特征,进行夸张的彩泥造型表现。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制作的夸张脸型及五官教具。
        学生:彩泥、彩色卡纸。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展示课件,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法相机,大家想不想知道被它拍完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老师课前已经拍了两位同学,看一下你们能认出他们是谁吗?照片上的他们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这样的脸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今天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夸张的脸。
        2、出示课题:《夸张的脸》
        设计意图:因为同学们之间都很熟悉彼此的样子,所以运用学生“变形”后的照片导入,能让学生通过观察看出照片中同学都发生了哪些变化,顺势引出本节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欣赏雕塑作品,感受夸张魅力。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组雕塑作品,说说它们脸上的哪些部位进行了夸张?
教师出示雕塑作品:非洲尼日利亚雕塑《头像》、我国商代《青铜人头像》。
        (1)《头像》—非洲尼日利亚雕塑:眼睛很大,嘴唇很厚,脖子上戴的项圈“淹没”了下颌和脖子,这些特点正好体现了非洲部落族人的特征。
        (2)《青铜人头像》—中国商代雕塑:眼睛很大而且往外凸,鼻子很大,嘴巴很长很扁,耳朵很大像“招风耳”而且有小孔。这是商代作品,说明在古代艺术家就学会了运用夸张的手法进行创作。
        教师小结: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手段之一。经过夸张的艺术作品,感染力更强,主题更突出。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雕塑,让学生了解进行夸张后的作品,可以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逼真,体会夸张的魅力。


        2、欣赏作品,总结夸张的表现方法。
        师:今天有两位明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同学们看看你们认识吗?
        教师先出示明星照片,让学生观察后找出特点,再欣赏他们的漫画形象,分析作者怎样进行夸张的,引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板书:扩大夸张、缩小夸张)
        师:再来看这张图片,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雕塑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分析,引出变形夸张。(板书:变形夸张)
        师: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变形夸张这就是夸张的表现方法。不管是什么夸张都是对人物脸上的什么进行夸张的?
        引导学生说出特点,并说出这些特点可以是脸上的眼睛、鼻子、嘴巴,或是额头、颧骨、下巴等。
        教师小结:所以我们在夸张脸部时,只要抓住脸上某部分的特点,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对比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得出夸张的表现方法,并让他们知道夸张脸部时要抓住特点进行夸张,而不是随意夸张。
        3、小游戏,夸张大比拼。
        师: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玩个小游戏怎么样?
        教师出示不同的脸和五官教具,让学生上台运用刚才所学的表现方法,选择不同的五官进行拼一拼。
        拼完后让学生说说运用了哪些方法进行夸张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做游戏的形式进行拼一拼,产生师生互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
        4、教师示范。
        师:夸张无处不在,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我们刚才看到的漫画形式、雕塑形式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表现形式,用彩泥来制作夸张的脸,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展示教师示范视频)
        设计意图:出示教师制作的示范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更直观的学习如何用彩泥来制作夸张的脸。
        三、实践阶段
        1、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创作灵感。
        2、出示创作要求:
        (1)小组合作,运用所学的夸张方法,共同创作一张夸张的脸。
        (2)注意每个部分的衔接要牢固,作品要抓住特点,突出特征。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作欲望,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四、展评阶段
        1、自评:每组派小组长上台展示,说说自己组的作品是怎样创作的?
        2、互评:学生进行点评。
        3、师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先进行自评说说自己的设计想法,然后互评。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五、拓展阶段
        尝试用不同材料来制作夸张的脸,出示各种材料制作的夸张的脸图片,供学生参考。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除彩泥以外的其他表现形式,并尝试来制作不同形式的作品。
        六、课堂总结阶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夸张的表现方法,了解了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手段之一,经过夸张的作品会使我们感觉更有趣、更生动、感染力更强。夸张它还使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环境变得非富多彩,希望同学们平时不要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小世界,偶尔也可以夸张一下,相信你可以创作出更精彩的世界。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不要只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也要适当的大胆一些,敞开心怀,多交朋友,让自己的世界丰富多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