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哲
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教学发展越来越好,高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生物是高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生物这门课程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生物是一门与人紧密联系的学科,目前,高中课堂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中生物是高考的重点科目,所以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尤为重要。本文将从高中生物课堂出发,详尽论述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实践与研究
【正文】生物是一门研究性的课程,研究世界上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过于死板,无法展现生物的教学趣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较差。高中生物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教学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教师需要对于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构建高效课堂。国家教育对于高中生物有了新的改革,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的一些弊端越来越明显,实现有效教学势在必行。高中生物课堂需要做出调整,找寻高效的教学方法,在生物课堂教学展现出最有效的教学质量。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的理念认识不够深刻
随着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新的课标对于生物教学有了新的要求,生物教学中主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希望学生能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这也是符合当代素质教育标准的,虽然现在很多的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这种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总是舍不得放手,而是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大大降低了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教师还是未能清楚的理解新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课堂掌握情况也忽略。学生对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无法完全的接受理解,在学生的心中他们更习惯于教师的填鸭式灌输知识的教学,严重的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虽然生物课堂实施了相关的自主学习和讨论的活动,但是学生不能很好的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习,课堂效率也没有提高,这对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有重要影响。
1.2互动交流形式古板
高中生对于知识他们很多时候会有些自己的见解但是由于学生处于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很多时候课堂上不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虽然经常会叫一些学生回答问题,但是互动的问题也只是局限于课本现有知识,学生在被提问的的过程中容易紧张,也很难对生物课堂产生学习兴趣。
总之,这种一问一答的互动模式无法实现有效教学,另外,一些教师在一问一答的互动环节过于急切的提醒学生,而不是一步步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师生课堂互动效率低下。一些教师不能有序的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学生间交流是大部分都在闲聊,教师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交流。
二、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相关策略
2.1有效的教学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方面,教师要准确的明白每节课堂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教师也要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内心,选择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学生的清楚的掌握学生大致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分配给学生有疑惑和重难点。另外,教师要有效的解读课本保障课堂的教学效果,课本是生物教学的基础,生物知识多而杂学生不易掌握,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做好分类工作,分析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如教师在讲解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死亡这一节时,细胞增殖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就可以单独的将细胞增殖进行重点课堂教学,教师在教授细胞增殖时要让学生自己动手画每个阶段的增值过程,让他们感受生物学习的乐趣,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掌握状况做到有效的课堂教学。
2.2创新课堂教学互动方式
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生物不同章节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生物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必不可少,教师要学会利用师生间的互动有效的在课堂上启发学生、调控课堂节奏。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的形式可以多样,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及时的清楚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一定要度居然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一些不必要的互动如问这句话对不对等问题,教师可以抓住课堂的重点进行层次提问,如教师再讲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全体提问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分别是什么?再之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基因突变的原因?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体的影响?通过这些问题帮学生有效的梳理课堂的知识脉络,层层递进的方式能帮助学生建立生物知识网。课堂上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如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思维导图制作,课堂上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心理放松学习,对于课堂知识进行串联,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实践,高中生物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根据生物课堂的教学现状作出合理的更改,让生物课堂变得有趣且高效。
【参考文献】
[1]辛欣.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0(10):97.
[2]邬霞萍.关于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及研究[J].高考,2019(2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