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风格和中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胡玲
[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仅仅教学书本知识的时代已经过去
        胡玲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仅仅教学书本知识的时代已经过去,书本之外知识又没有明确范围,这就需要教师在书本知识基础上拓展范围,结合社会要素,用自己的行为从正面去引导,不能因教师性格改变教学风格,初中是学生学做人、做事的关键时段。通过对教学风格的研究,推动中学生更好进步,引导学生更好的发展与成长。
        关键词:教学风格 学生学习习惯 数学
        中学教育是学生进入教育的关键阶段,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对社会认知能力逐渐增强,情感认知也越发敏感,学生的心灵、性格和行为习惯很容易受到教师风格和教学习惯的影响。现代教育心理学发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正确把握这一点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得到健康发展。
        1不同教学风格对中学生有哪些影响
        1.1积极的教学风格对中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风格在表现上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的教学风格,另一种是消极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样分为积极的学习习惯和消极的学习习惯,前者与后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1.1乐观、热情的教学风格
        乐观乃处人处事之道,是面对挫折、解决问题的重要法宝,而热情的教学风格是学生养成乐观、积极、开朗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乐观、热情是中学教师普遍具有的教学风格,乐观、热情的教师会在教学中展现自己的激情与活力,使课堂氛围富有激情和动力。在教学中乐观、热情的教学风格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精力充沛,感染力强,能够带动学生积极思考的态度,学生在此种氛围下学习一定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1.2理智的教学风格
        理智可理解为沉着冷静,理智处事才能有效处事。目前也存在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遇到学生不认真听讲、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考试成绩差等情况,一般就会以责备、树典型的方式给予“教训”。教师在遇到调皮学生时,或者遇到让自己生气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应对,只有理智才能耐心教育,才能以平和的语气调整学生心态,不能因为一时生气说一些或者做一些有损学生颜面的话或事。
1.1.3雷厉风行的教学风格
        雷厉风行是指做事情果断、效率、毫不犹豫,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迅疾,亦指果断、干净利索。据调查,具有这种教学风格的大多数为男教师,这种教学习惯能够让学生形成果断与勇敢的学习习惯。
        具体的说,教师雷厉风行的教学风格通常在其处理教学事务时得到有力体现,比如,教师在检查学生作业时,教师会非常果断的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相应处罚,也会毫不犹豫的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雷厉风行的教学风格,会在自己心中树立独特的标准,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标准执行。
        1.1消极的教学风格对中学生的影响
        1.2.1敷衍了事的教学风格
        在这里敷衍了事的教学风格也可称之为懒散的教学风格,也可叫懒惰的教学风格。随着知识的更新换代,现在初中的知识范围较十年前的知识范围更广了,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拓展的知识更多。不得不说部分老教师跟不上知识的更新脚步,课堂上按照自己的一套方法授课,对新知识的拓展关心较少。
        1.2.2粗鲁的教学风格
        上面讲到了雷厉风行的教学风格,其实这种教学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有很大积极作用,但是如果不多注意就很有可能演变成粗鲁的教学风格,这种教学风格也大部分在男教师身上出现。如果教师以为的追求良好的课堂效率、教学效率而忽视了课堂上管理的细节,就会对教学效率起到负面影响,不仅不会促进学生成长,还会让部分学生性格也会变得粗鲁,养成粗鲁的学习习惯,在为人处事上也会受之影响。


        2数学教师应具备的教学风格
        数学其实是有自身的规律和结构,很多数学教师对这些结构和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是不同的,数学教师应该正确理解把握这些规律和结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1要具备良好的数学气质
        绝大部分数学教师都具有独特的逻辑思维,在讲述数学思维模式时要向学生展现自己独特的气质,要用简洁的语言、深刻的道理、广博的知识、精湛的解释、严谨的推理、直观的图示、完美的板书去展现数学内容,要让学生愿意付出自己的精力模仿这种气质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数学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应该将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2要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学生学习过程,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和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学生大多存在胆怯心理,很多学生有了疑点难点问题不愿意提,觉的不好意思,更多的学生由于思维能力的局限性不能意识到疑难问题,而数学科目又是疑点较多的科目。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学生对信息的反馈,注意发现和掌握学生中出现的疑点和难点,并及时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质疑,而且要说清楚质疑是一种能力,即使质疑的问题很简单或者不应该被质疑,也应该受到表扬,调动他们质疑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质疑,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也是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
        2.3要做好榜样示范,激发思考
        初中生已经从小学阶段过度,心理年龄和身体年龄都在不断成长,学生的模仿意识和模仿能力都是非常高的。作为数学教师要及时的发现一些学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多用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孩子的心灵,比如“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你的观点含金量很高”,“你提出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等等。老师要以身作则,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带动大家,这样才能引导孩子养成学习别人长处的习惯。
        3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3.1培养独立做的习惯
        练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时间活动,还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要教育学生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课后作业,严禁抄袭行为,确保独立完成。
        3.2培养善于问的习惯
        俗话说“不懂就问”,“问”是学生将来成大器的重要手段,敢问、知道怎么问、善于问能够促使学生快速成长,作为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能够帮助学生收集不同观点和智慧,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主动的与他人交流,这样既能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同学友情,又可以使学生的交际、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
        3.3培养勇于争辩的习惯
        讨论和争辩是思维最好的媒介,善于争辩才能辨别问题的对错,才能在一个问题上看到多角度的思考,“辩”可以让学生在争辩中展现自我、互相启迪、交流所得、增长才干,良好的辨的习惯是开拓视野的基础。
        3.4培养灵活用的习惯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灵活运用,既能起到巩固和消化知识的作用,又有利于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还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目的。
        教学风格是教学经验的一种显性表现,是一种相对稳定并且规范的稳定性表现,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如果一个教师没有个性,那么他的教学就培养不出有个性的学生,“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生要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靠教师的正确引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风格,但是也要避免单一的教学风格,运用多样化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形成正面积极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更健康的成长与发展,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交流,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姜虹娟李泽国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法2017年3月安徽人民出版社
        2.张忠华论课堂教学风格2003年4月《集美大学学报》
        3.张松德论教师的教学风格2006年《中国成人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