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新
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天宁分校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掌握水平,为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与现代教学指导,对差异教学的应用展开思考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差异教学;教学目标;教学对象
引言: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与兴趣爱好的差别导致了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存在差别,为全面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与核心素养发展,教师应当加强对差异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掌握水平的提升。
一、以差异化教学目标设计明确教学方向
为更好的提升教学效率,教学活动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高效率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应当开展差异化教学目标设计,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明确正确的学习方向。以《图文处理》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三段式教学目标,具体方式为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图文处理方法,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编辑与排版;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要让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操作,根据教材指导步骤进行香型的图文处理,并强化对学生的问题提问,加深知识理解与掌握;对于信息技术水平和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则是要求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图文处理技巧,能够利用窗口菜单设计创意作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切实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二、以教学对象分析促进知识吸收
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存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学习水平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以下几点因素所导致的。第一,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差异,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计算机频率较高,能够有效的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但有的学生入学前几乎没有接触计算机,因此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第二,学生学习兴趣与态度的差异,一些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存在较高的兴趣,可以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些学生保持中立态度,既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也没有过分的抵触心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学习;而有些学生主观上不喜欢信息技术课程,并且缺乏学习自信心,学习水平也相对较低。第三,学生课后实践的差异,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课后回家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或娱乐,对于信息技术水平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或是其他因素影响,家中没有计算机,难以开展有效的课后实践,信息技术水平则无法得到提升。
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时,应当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化情况进行详尽掌握,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分类,以便更好的开展差异化教学。具体方式可以是根据学生学情和特征要素设计多层次学生模型,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进行分组,提升分组的科学性。在开展分组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了解,例如学生家中是否有电脑、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喜欢那种教学方式。
结合学生层次的差别,可以进行以下几种分组,第一,异质分组,即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带动水平较低的学生;第二,同质分组,即水平差别不大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布置学习任务,并通过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充分提升学生思维活跃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处于动态化差异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对学生小组合作的成员构成进行动态调节,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上升情况和学生的个人意愿对小组成员进行科学调动,以此提升分层指导的效率和质量。此外,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协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以此促进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信息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分层策略就是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理想发展区”,依据教学纲要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不同的学习目标并依此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努力探索而实现认知水平的重新建构。教师首先要设置多元学习目标。教师可以把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设置为达标、中级和高级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目标维度。
例如Word软件的学习可以分成三个学习目标。达标层次要求学生掌握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级层次要求学生在达标层次的基础上能对软件进行进一步的自学探究,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并能用电子作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高级层次要求学生在达到中级层次目标后还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进行整合运用。教师要根据三个目标层次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达标层次的教学内容是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中级层次的教学内容是熟练掌握Word软件的操作技能和应用Word软件并通过自主探究初步掌握WPS软件的使用,图文并茂的展现学习成果;高级层次的教学内容是制作班级或学校电子报刊、指导其他同学学习、尝试软件中如函数等其它高级功能的使用、帮助教师编辑稿件等。
四、开展科学化教学考核
差异教学要求教学评价也要符合标准,能够全面的、严格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改变错误的学习方式,增强信息学习的自信,找到适合自己的认知信息习惯,能够将信息技术放到重要的位置,强化自身的信息素养。比如信息技术课期中测试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试卷进行详细的归纳和总结,找到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用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和指导,避免学生再犯相同的错误。对于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的学生,当他们考试成绩有所提高的时候,教师要首先给予鼓励,告诉他们只要肯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的。然后帮他们制定学习计划,一步一步的提高学习成绩。对于学习成绩下降的学生,教师要找出成绩下降的客观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选择相应的解决办法,使初中生快速的融入到信息技术课堂。
结语:差异教学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强化学生信息学习体验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改变了学生学习困难的情况,促进了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克花.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中学), 2015(8):167-167.
[2]林刚.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 新课程导学, 2020, 000(013):80.
[3]胡红.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