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易航 张栋
山东省昌邑市文山中学 261300
摘要:项目式学习具体就是说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基于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一种全新学习方式,将其合理引入初中地理教学中,能够很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目标。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
引言
项目式学习最早起源于西方企业,当时的企业管理者发现大学教育过分的看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而且教学内容和实际相脱节,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极为不利,由此项目式学习概念便逐渐生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引入,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目标性,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盲目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收,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进而对于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于表层,阻碍到深度学习的实现。而项目式学习法的应用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所以说,加强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探究意义重大。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意义
(一)丰富教学形式
项目式学习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很好体现学生课堂主体性。而且这种方式需要学生亲身实践,所以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并且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将其引入初中地理课堂上,需要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基于新课改要求选择趣味性、开放性的项目主题,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搜集资料,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同时还得积极思考和动手等。可以说,这种方式可以很好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弊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二)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以及环境意识等。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所以初中地理教师也得加强关注【1】。不过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显然很难有效满足这一要求,需要教师积极进行转变,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项目式学习在这一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需要自我管理、合作交流以及实践创新等,而这一系列过程有助于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模式下的教师角色存在很大的不同,师生都依照一个新角色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属于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遇见困难的时候,需要及时的进行提点和鼓励。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应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并且不断跟进项目,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交流,并基于学生学习反馈进行教学调整。同时还得教师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避免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开小差,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且有所收获,实现班级学生共同发展。而在不断实施中,教师的专业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实现有效的发展。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实施措施
(一)合理选择项目主题
项目主题质量直接关乎到项目式学习是否能够成功。项目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并不能包罗万象,简单来说就是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应用这种方式,而是应该重点选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和课程标准相契合。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是基于核心知识和概念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2】。
所以,项目选题过程中必须得充分考虑到课程标准,同时避免涉及到过多的课程标准内容,以便加大项目实施难度,打击到学生的参与热情;二是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在项目主题选择过程中,教师必须得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域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三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项目式学习强调真实性,与生活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在项目选题过程中,教师便得从学生生活实际着手考虑。例如雾霾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便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空气污染”项目式学习;又如在下班高峰期城市某些路段比较拥堵,教师就可以设计“城市交通问题”这一项目主题,之后放手让学生施为。
(二)设计层次清晰的框架问题
将项目主题转变成合适的问题是项目式学习法的关键所在。设计合适的框架问题,能够使学生置身于有意义、复杂性的问题情境中,并且利用自身所学,积极开动自己的大脑实现问题的解决【3】。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内容问题。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培养需要在一定事实性知识的积累下才能有效实现。内容问题具体就是说指向事实性的基本技能与知识的问题,特点为答案唯一、支持学习内容等,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国地理面积多少?”等;二是驱动型问题。内容问题是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不过如果只有这些问题,那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为此,在项目学习法落实中,教师应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起学生好奇心和思维活力,促进学生主动进行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4】。例如面对“温室效应是什么?”这一固定性的问题时,教师便可以合理转化,将其改变成“我们需要担心温室效应吗?”这一问题,最终取得的效果截然不同。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教学评价,这是衡量教学的重要标准。就项目式学习而言,传统笔试评价方式显然不是很适用,需要教师关注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如学生的学习态度、人际沟通等等。具体得教师加强关注以下几方面:一是需要明确项目评价目标。在项目开始前,教师得确定学生对项目主题的准备情况、兴趣等等。这样便能为教师项目活动的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5】。在项目中期,通过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项目完成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项目后期则能了解学生是否有效达成了学习目标,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助力;二是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例如问卷调查、学习日志以及观察等方式便十分合适,收集学生项目式学习数据,然后基于数据对学生进行客观性、全面性的评价。为了有效提升评价效度与信度,教师需要将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并将其嵌入教学始终,这样才能达成理想的效果,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引入项目式学习法非常重要,所以需要初中地理教师加强重视,转变自身主导地位,使得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对知识进行探究和分析。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开放性的课堂构建,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将项目式学习法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度理解,为其今后学习进步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武万友, 徐冬梅. 指向综合思维的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的案例研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25(12):219-219.
[2]张海陵, 赵媛. 立足实践的地理项目式学习——以初中地图教学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0,21(11):109-109.
[3]林晶. 信息环境下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上的模式探究——以《地球的运动》为例[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20, No.213(08):67-68.
[4]朱亚超. 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应用[J]. 试题与研究, 2019。0(23):178-178.
[5]刘金阳. 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探索——以"梦想田园"生地融合项目为例[J]. 信息周刊, 2019, 000(048):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