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荣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但是核心内容不会因为形式的变化而改变,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以便于学生更高效的学习知识。但是,现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部分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个性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此教学期间,应坚持以核心素养引导并开展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可以在核心素养引导的情况下进行学习,从而为之后的学习储备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对历史学科的要求是构建高效的课堂。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期间,需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并在此期间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使学生更主动的加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也使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就上述情况,重点论述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以核心素养引导评析历史事件
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在进行事件评价解析时,往往会根据自身的观念进行教学,学生接受的知识中含有教师的主观色彩。教师将自身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讲述给学生,很容易产生主观历史与客观历史内容不统一的情况。因此,教师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需要在讲述相关历史事件期间,不要将自身的感情色彩融入其中,这样才可以尽力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历史事件做出客观且正确的判断。例如:教师在讲述明清之际君主专制加强的问题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客观的角度及立场向学生展示有关的历史图片,在图片上学生可以观察出不同时期皇帝与朝臣在议事期间的神情状态,并通过这些形态的不同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首先,探讨期间学生会容易发现大臣从最开始的坐着启奏,转变成站立启奏表述,最后是跪着启奏的三个阶段,从而得知,根据时间的不断推迟,启奏的形式也随之降低;其次,教师在将明清朝时期的历史作为时代背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出现这种改变的根本原因;最后,教师在将学生引入到实际生活学习中,重新分析我国古代君主制度加强而带来的影响。这样从真实的历史事件的情境教学转换到现实的实际生活学习中,使学生能够更理性的进行思考,教师在通过核心素养为主线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对历史事件的正确客观的评价。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时间观念、史料实证、以及历史理解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能够将历史思维模式应用到现实生活学习中。
二、以核心素养引导开展史实教学
对于高中生来说,核心素养方面的培育,需要在两个历史界定方向的无限接近的过程之中进行,如果把这两方向拉得越靠近,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就越成功,其导向作用的发挥也就越大,老师在给学生讲解真实的历史事件时,一定要确保知识传播的真实性和无误性,这是因为历史记载对于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具有基础性用处。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一定都要加以确认并且认真核对,用负责任的态度,帮助同学们了解到这些史实。
例如,当讲解到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有关的知识时,其中必定会引出君主制度变化过程的知识点,在解答这些问题的时候,老师要按照时间的推移,向同学们展示不同时期的君主制度的史实,就像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秦汉的中央集权制度,到最后的明清君主集权制度的变化等,让同学们在最真实史料的引导下,主动地去总结历史演变的规律,并且进一步分析引起这种规律变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此过程中,老师也需要以史料为基础,帮助同学们分析其中的关键部分,确保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也就是核心素养导向的完善化。
三、丰富课外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佐证思想
历史佐证思想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思想,对于提高历史素养有重要作用。历史佐证思想主要是对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事件能够加以证明的思想。对此,仅靠教材内容远远不够,教师可通过信息科学技术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对教材中的一些历史事件进行证实,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佐证意识。另外,拓展课外历史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素材积累,扩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提升。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的内容为例,在学习野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冶时,其中,分封制是一定存在的,那么就要考虑其野等级森严冶的真实可靠性。对此,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利用多媒体播放比较权威性的夏、商、西周等国家的有关王权制度的视频,充分了解野等级森严冶的特点,进一步的证明野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冶的存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对这些国家的历史知识,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历史佐证意识。
四、巧设历史问题
教师在历史教学期间,为了更好的使学生进行对历史的学习,在进行有关历史知识的讲述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现状的历史问题,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多的提升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历史事件解释的素养。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需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问题,并使问题具有引导和启迪作用,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对历史学科进行理解。以人教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为例,学生在学习野心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冶时,教师就可以适当的设计出相关问题,以便于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例如,新民主主义有何历史影响钥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基于何背景崛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指导思想有哪些?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作用是什么?并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讨论,并进行回答。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印象更加深刻,也使其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从而构建高效的课堂,并使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结束语:结合全文,教师在核心素养为背景的课堂构建教学上,可以通过历史的,时空观、思想、理解、解释、以及价值五个方面进行策略性的探讨。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同时也促进了高效课堂的构建。与此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课堂创新,适当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历史的高效课堂长期存在在学习中,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苗李华.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上旬),2019(12).
[2]谢其盛.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2018,000(028):51-51.
[3]杨剑.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00(0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