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良
安徽省祁门县历口中心学校245600
摘要:信息化时代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加强教学软硬件资源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做好各学科教学间的综合性整合和有效的学习性评价。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策略
引言
面对信息化不断创新的时代大背景,掌握信息化能力已成为人们是否能在社会生活、发展的基本能力。作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如何从小学开始落实信息技术教学,不断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则成为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那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自主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笔者试从四个方面策略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加强教学软硬件资源配置
信息技术是一门动手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要开设好信息技术课教学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软硬件资源配置,如果没有完备的软硬件资源,就无法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教学,更谈不上让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也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究。以前,学校机房电脑配置不足,只能两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而且电脑速度慢,时好时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打消,因为在一堂课是学生的操作受到严重限制,教学进度无法正常推进。这一瓶颈在2015年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国检中,上级为学校新配了51台学生机,电脑硬件配置上去了,现在人手一台,学生的学习积极明显提高,动手操作时间有了保障,教学进度得到有效推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获得了成功感。因此说,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配备较为完备的软硬件资源是第一保障。
二、加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笔者经常利用一些趣味性和娱乐性强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键盘指示勤练习”这一单元时,学生对于指法的学习不是很感兴趣,总是学着学着,又变成了一指禅了。究其原因是学习指法较为枯燥乏味,要求学生正确摆放手指,掌握指法要点,学生总是比较累。于是,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里的警察抓小偷游戏,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并把每一次打字比赛的成绩记录下来,以后经常与上一次比较,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在玩青蛙过河、字母打靶、24点计算、智慧拼图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在这种情况下,我再讲解指法要点,学生学的就比较认真了。在上完规定的内容后,我让学生继续玩游戏,这些游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我在课堂中发现学生们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指法练熟了,懂得了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白键、换档键、光标键的作用与使用。由于游戏中巧妙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关卡,迫使学生去理解键盘上的一些键的功能与使用,这样他们就在无形中学会了键盘的使用。通过游戏的教学既保持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又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三、加强学科教学的综合性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的学习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尽量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信息技术课程的魅力。
如在教学PPT幻灯片制作时,结合教师节制作节日贺卡,送给自己的教师,学生学习起来十分投入。在教学word时,就让学生进行作文创作,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成了铅字,非常开心。在教学因特网长见识内容时,学生学会了上网后,就让他们去搜索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视频,为语文课文的学习奠定感性基础。还让他们搜索本地的文化、民风民俗,进一步展示信息技术的强大资源优势,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信息技术的好处。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完成了多种学科知识的整合,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加强有效的学习性评价
1.不要吝啬表扬与鼓励
适时合理的表扬与鼓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的常用方法。信息技术知识抽象,操作要求严格,初学者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犯很多错误。如果教师在学生多次尝试仍未成功时,便大声斥责学生,以至于越来越胆小,越来越害怕上信息技术课,学习效果越来越差。试想,如果在学生多次尝试仍未成功时,教师能淡化学生的错误,耐心地指导学生克服困难,尽力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哪怕这困难是微不足道的,往往能把学生刚刚产生的畏难情绪,立即转化为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心情,形成个体的成功体验,从而大大激励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信息技术的键盘操作教学中,要求学生熟记各字母键的位置。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枯燥又有困难的事,总有许多同学不能达到要求。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表扬了三个同学,过一段时间再对学生进行检查时,我惊喜地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记熟各字母键的位置了。还有请操作熟练的学生进行操作展示,不仅老师肯定他,学生们也会不禁为他鼓掌,从而激发了大家争相提高能力的意识。
2.合理评价作业
一节课结束,给予学生所完成任务及时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能掌握情况、信息素养、各方面能力有个清醒的认识,并做及时的反思、总结。在当前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评价己不仅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且更加注重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所以在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进行评价时,我们更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对于学生的作品一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技能,在当前任务或作品中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二要看学生作品的创意构思,包括是否新颖、美观,是否创造性地组合、利用了所学知识技能。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就更完整、效果就更加有意义了。
3.评价方式多样性化
学生制作的任何作品,可以采用教师评分,也可以同学之间不记名互评,或者让学生自评。碰到大部分学生的作品很优秀时,可以举办作品展示活动,大家互相欣赏评价。在展示学生作品时,教师参与评价,学生也要参与评价,不仅要评价别人的作品,也要评价自己的作品。在参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程度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价,使学生获取成功的喜悦、及时改进自己学习上的不足。能让学生满怀信心,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唤起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愿,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度。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基础性学科,是提高学生现代信息素养的课程,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不断实践、总结,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