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课堂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易广勤
[导读] 在小学教学中,科学学科是学生了解科学培养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
        易广勤
        湖北省枣阳市鹿头镇中心小学  441203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科学学科是学生了解科学培养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基于核心素养,小学科学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构建高效的科学教学课堂,在教学中将科学内容与生活建立关系,使学生以生活视角学习科学知识,并且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此外创设情境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深入探究科学知识,促进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快速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引言:
        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未能给予教学足够的重视,科学教学无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不仅影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还极大的限制学生个性化发展。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给予培养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发现事物发展规律以及必然存在的关系,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创新思维,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1.小学科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在探究科学知识过程中,可以形成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并且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未能在教学中给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较为简单的问题,学生无需深入探究即可获得答案,长此以往使学生失去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并且学习效率不断降低,根本无从谈起构建高效科学课堂。
1.2科学教学内容脱离生活
        科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并且运用科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问题,将科学教学与生活有效的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中贴近生活,通过生活视角探究科学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讲解教材内容,缺乏将生活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时,不仅无法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还会使学生产生不愿意学习科学知识的心态,最终影响科学学科正常的教学工作。
1.3未能给予学生个性化发展足够的重视
        小学学生身心不断发展过程中,会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点。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个性化发展足够的重视,让学生在学习中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对不同观点的探究,使学生的思想相互碰撞,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加快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但是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学习,从而影响学生个性化发展,严重束缚学生的科学思维。
2.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科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2.1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构建科学高效课堂过程中,科学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兴趣作为目标,采用创设探究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可以实现做中学、玩中学的目标。在创设探究情境时,教师应在不同的环节,设置探究性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以串联不同环节的科学知识,使学生更好的完成本节教学目标。

此外教师还应配合使用游戏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欲望探究科学知识。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科学知识较为基础,但是学生在学习中还是会遇到问题,为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配合动画形式将科学知识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涨,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讲解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怎样让衣服干得快》知识为例,本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知道蒸发是水在正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探究怎样让衣服干得快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究蒸发现象的本质和过程。在创设的情境中,教师向学生展示衣服上的水的蒸发过程,为加快水的蒸发,教师在衣服周围放置电风扇,在正常室温下,让产生的风不断吹向湿衣服,使学生了解提升蒸发速度的方式。通过真实现象的展示,可以使学生对探究怎样让衣服干得快产生兴趣,学生会按照教师的方法自主探究,在不断探究中学生会产生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科学观点。
2.2将科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建立关系
        科学知识与生活存在密切的关系,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生活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以生活视角学习科学知识。学生在生活视角学习期间,会以生活状态增强学习科学知识的体验感。通过将科学教学与生活建立关系,一方面在教学中设置与生活有关的问题,另一方面使用生活常见的材料,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灵活使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将生活与教学相互融合,会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科学知识,并且在学习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不断促进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
        以讲解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影子问什么会变化》知识为例,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影子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对影子发生的变化进行探究,在探究中使学生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让学生了解一天中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存在的密切的关系。学生在探究生活现象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使用测量工具,对影子发生的变化进行简单的测量,在测量中记录相关数据,观察数据发生的变化,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事物发生的变化与自然存在密切的关系。
2.3给予学生个性化发展足够的尊重
        在培养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给予学生个性化发展足够的尊重尤为重要。由于小学学生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学习相同的内容会获得不同的效果。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个性化教学原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适合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适合的内容时,一方面会降低的学生难度,另一方面会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意愿,在学习中学生会按照教师的要求,深入探究科学知识,在探究中学生会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始终保持在正确的思路上,进一步加强学生探究思维的规范,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快速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采用多种方式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既能产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科学知识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07):75.
[2]赵星.构建高效课堂 提升核心素养——浅谈如何发挥小学科学课堂的主渠道作用[J].   天津教育. 2018(09):3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