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波
西安国际陆港第一小学 710026
摘要:关于学校青年的教学是一项漫长、艰苦和极其科学的工作,其特点是在小学进行好奇、想象、模仿和多种多样的教育,而学校的教学则强调学生的身体参与。以下是对小学教学实践与思考的解释。
关键词:小学武术;教学实践;思考
引言
随着教育提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了体育课的重要性。小学体育也从中受益良多,但仍存在不足。小学体育课程教学项目太少,教学内容不够吸引人,很难让小学生快乐地学习体育知识,开展体育活动。有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一成不变,缺乏变通。为更好地开展小学体育活动,急需采取完善小学体育体系的措施,其中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便是增加课程种类。
一、小学武术教学模式现状
教学对武术训练有不同的认识。大多数学者认为,技术教育不仅是一个学者,而且对作战技术课程也有广泛的研究,但学习者可以采取身体、行为和个性化的形式。小学课程设置意味着在规划和组织培训和管理人员的框架内提高学生的身体完整性,便利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学校体育的目标和任务。武术不仅是一项运动,在许多其他地方也有所不同。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是文化差异。体育追求的表现比竞赛更胜一筹。而武术则强调在中国学习礼仪和文化。武术的发展不受教育的支持,格斗技术的文化和技能是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武术在校园的引入,武术的氛围对学生产生了影响。武术不仅用于体育教学,而且用于更好地学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学校教育旨在通过直观的人文运动了解武术文化,通过学科语言措施培养学生。几乎所有小学课程都以学校的教学活动为基本组成部分。教学模式的结构通常是教师培训、学生模式、自学和一般练习。这种固定的武术训练模式限制性太强。在小学课程中,学生应该渗透武术,通过身体敏感度来学习。武术学校教学的固定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正如学者们所怀疑的那样,武术不仅应当是武术,而且应当通过格斗技术提高各个领域学生的素质,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武术,弘扬学生的民族精神。赋予学生宝贵的价值,激发对武术的好奇心,扩大学习武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意识。
二、小学武术教学的实践措施
(一)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体育武术教学已逐渐追求创新化的教学方式。在现代化的教学领域中,武术教学同样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因此,对于学校方来说,其首先需要对武术课程中所需的设备和教材进行更新,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比如对于以前教材中的一些知识,如其并不适合学生的体育发展,则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其进行删减,通过对学生的自身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来对学生进行适合、恰当的武术教学,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对于一些武术内容来说,其在不同地方区域中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对武术内容的选择上需要进行明确的把握。对于一些武术动作来说,教师无法做到亲身展示,此时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下,教师则可以通过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武术视频、图像等,使学生从感官体验中加强对武术学习的认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大大地提高体育武术的教学质量。此外,对于武术内容来说,其还存在着难易的不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武术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武术的要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还需要注重从易到难的教学,使课程的学习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为了有效活跃课堂的气氛,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适时地播放一些配合武术动作的音乐,增强学生的热情。
其中,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来加以练习,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协作、共同学习,教师在其中也需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武术课的魅力所在。
(二)运用多样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而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社会经验和自我约束力不强,容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走神。除此之外,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好动,难以平静地接受知识。因此,一线的小学武术教师应该积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而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促进自己的教学。比如,小学武术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五步拳的时候,可以与“丛林追逐”的游戏相结合。小学武术教师首先将五步拳的五种步型改编为“步型追逐”游戏,引导一部分学生根据教师的游戏口令来变换自己的步型,而另一部分学生则通过前一部分学生搭建的步型通道来逆行追逐。这样的游戏教学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练习五步拳的技术动作要领,还能够将枯燥乏味的动作重复变得生动有趣。而且通过游戏教学法,学生也能够提高学习武术的兴趣和积极性。除了游戏教学法,小学武术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各种武术相关的民间故事,来吸引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兴趣的加持下学习传统武术的精髓,感受武术的魅力。一线的小学武术教师应该积极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相关武术基本知识和内容,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
(三)学习过程中注意安全
在小学生学习武术过程中,没有必要把他们以专业化训练式教学。毕竟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只是在介绍了解的基础上再去个别提高,如果难度太大,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学生处于生长发育中,其骨髂及软组织易受到损伤,再加上学生的力量不够,空间感不是太强,所以跳跃类动作尽量少做,而是进行简单易学的地面动作。所以,在课堂的组织及实施中要把安全放到首要的位置。没有安全性的武术教学,是危险而难以实施的。在对学生进行武术教学时在课程的安排上建议将压腿等大强度的柔韧性练习去掉,因为多数学生进行武术课堂学习是为了增强体质,了解中华武术这一特殊技能,以及通过武术塑造自己的品质等。所以,在安排中要精心设计课程,不仅要把难度过大、疼痛感较强的练习去掉,而着重于对武术技术的传授,以及在技术当中与道德品质的塑造结合起来。让学生安全地练武术,使他们安全地感受武术这一国粹的魅力。此外,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一节武术课中安排的主要运动量应在准备活动以后,可以采取短时间大强度的练习,随后逐步在不降低强度的基础上逐渐延长休息时间和练习次数,以提高小学生的运动能力。
结束语
总之,武术作为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为推动历史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值得重视的是武术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因此,开发武术课程资源并将其融入小学体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小学体育阶段中增设武术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局限性,能切实有效的改善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如此,武术教学的开发能有效扭转体育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有助于提升体育学科的实际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思豪.初探小学武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1):113-115.
[2]陈思豪.小学武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0):115-117.
[3]葛嘉.新形势下小学武术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究[J].才智,2020(19):135-136.
[4]陆海青.小学武术教学管理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7):194+196.
[5]王丹.小学体育课武术教学初探[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1):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