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贤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实验小学 131500
摘要: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它是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以及学生能否提升自身阅读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不会阅读、不愿阅读等教学现象,只有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避免这些问题,切实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予以更深层次的探讨,以期能为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培养
前言: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众多数据层出不穷,人们的阅读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另外,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如今教育中也更加重视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学生本身。因此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进行培养以适应当代发展潮流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就我国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状况而言,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教师、学生一同去解决。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关系,其次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希望相关教师能从中得到启发。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关系
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就是学生的阅读水平,涉及的方面较多,包括学生生字及基本生词掌握程度、内容概括能力、重点把控能力以及阅读材料的理解深度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小学语文过程中,必须在长期积累中才能掌握知识,而在较短时间内小学生的上述能力难以有效提升,其对教学计划、教材以及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在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时,可从浅至深、从易至难,契合核心素养、语言类学习等内容,使小学生掌握各类延伸知识与基础知识,通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切实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
2.1陪同阅读,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一切知识的动力。”由此可知,老师必须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语文练习与阅读兴趣的重要性,用兴趣的钥匙去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逐渐走进知识的宝库。对学生语文练习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语文练习与阅读教学中的到启发,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学生的语文练习与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显示出了学生语文练习与阅读能力。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中就是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练习与阅读的兴趣。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去学习语文,进而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的学习也都来源于兴趣,老师若是想要使得学生的语文练习与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就要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对阅读活动没有一个具体化的认识。老师的陪同阅读能够给学生一定的示范作用,让学生能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老师可以每个月选择一天与学生共同到学校图书馆进行集体性的阅读或者可以利用课堂的时间,选择一个适合学生的素材,与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在老师的陪同阅读下,学生会慢慢地积累一些阅读的经验,长此以往,小学生的语文练习与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有效地提升。
2.2合理地评价阅读教学方法,及时反馈以及改进
反馈以及改进是让教师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在阅读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并且不断地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够将更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到阅读的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完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以后,及时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些金字塔的图片,并且帮助学生们了解到了一些关于金字塔的基本信息,如它的地理位置以及它的高度等等。一堂课下来只是做了地理老师的工作,并没有让学生们明确知道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以及学习这一节课到底有怎样的意义。笔者觉得自己的教学工作并没有完成,于是在下一节语文课上及时地做了改进。笔者最后不仅为学生展示了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还呼吁学生要好好地学习,以后去这些地方看一看,感受一下古埃及人的智慧。
2.3充分利用好现代化工具,增加教学的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许多新型的现代化教育工具被应用到课堂中,如多媒体等,这些现代化的工具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都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这也可以认为是一门新的教学手段,遇到新鲜的事物,学生会非常的感兴趣。另外,利用新的技术,可以更好地呈现阅读所描述内容的画面和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地想象这样的画面,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例如,在教授《现代诗二首》时,教师可以先通过视频的模式展现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让学生看到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之后再讲解这篇文章,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作者在描绘时采用的方式,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所描绘的景象。
2.4丰富阅读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都较强,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升阅读的新鲜感,不断丰富阅读内容,进而提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方式,不能照本宣科。教师可以提前在阅读教学前找到一些与教学相关短视频或设计PPT,并将这些有趣的PPT和视频在阅读前为学生播放,这样能够在课堂阅读中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开展《狼牙山五壮士》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一些抗战视频,要注意视频中应有与课文内容相关资料,包括狼牙山五壮士性格、担任的职务以及都叫什么名字等,将这些视频在阅读前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学生能够更加理解《狼牙山五壮士》课文中讲述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拓展阅读内容。另外,在学生阅读完该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大胆描述出自己对五壮士的看法,从而使其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2.5综合实践,融会贯通
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不能单单只是局限于课堂,应迈进生活中,走出课堂,这样对生活感悟也会多一些。当学生阅读大量的文章后,必将产生“质”的效果,但由于课堂时间较为短暂,学生无法进行拓展,因此,学生要想增加自己的视野,应充分运用课余时间。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单一的训练是不足的,还会导致学生厌倦阅读,这时教师就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如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评比,办板报、手抄报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乐此不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兴趣会受到教学内容、方式以及理念的直接影响,并直接决定着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反思现有教学内容、方式以及理念,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传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6(1):117-118.
[2]周德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31):278-279.
[3]窦爱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31):276-277.
[4]姚雅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7(30):33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