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上)25期   作者:陈关伟
[导读] 多边形的面积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也
        陈关伟
        广东省阳西县儒洞镇中心小学边海教学点  广东  阳江 529800
        摘要:多边形的面积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待多边形面积知识,常常表现出不感兴趣、理解不透彻、应用不足等情况,严重制约了学生学科能力发展和降低了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迫切需要老师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对激发学习兴趣、引导思考探究、注重实践体验、强化知识应用等措施加以运用,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学策略;研究   
        伴随着现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要求老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侧重对学生数学思维和学科能力进行培养。尤其是针对多边形的面积教学,由于该项知识内容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特征,仅仰赖小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无法准确理解和有效应用,需要老师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主动观察、思考分析、实践操作等中,获得多边形面积数学知识和技能,使小学数学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也会不断增强[1]。
一、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学质量不佳原因分析
        当前,开展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究其原因在于:(1)学生理解不够透彻,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再加上多边形的面积知识抽象性更强,仅依靠小学生认知水平无法准确理解和掌握,同时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多边形的面积知识内容进行教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思维拓展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也会进一步降低;(2)忽视思维方法渗透,在学生具备数学思维能力以后,在进行多边形的面积学习时,就可以借助数学思想方法对知识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在理清多边形面积内部逻辑以后,在脑海中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知识灵活运用奠定良好基础,但是实际教学时老师更加侧重基础知识教授,对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较为忽略,以致于多边形的面积教学质量不佳;(3)实践体验严重不足,只有给予学生更多动手操作和实践体验机会,才能够引导学生更好掌握多边形的面积知识内容,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也能够在细致分析以后灵活运用所掌握知识点进行妥善解决,并起到举一反三作用,然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得到实践体验的机会比较少,无法起到锻炼和发展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作用[2]。
二、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学策略研究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兴趣指导下,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并促进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更加高效和高质掌握多边形的面积数学知识。考虑到小学数学学科涵盖知识内容比较多,而多边形的面积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掌握和逻辑思维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到图形知识逻辑性和抽象性比较强影响,使得学生进行学习常常出现无从下手、难以理解情况,这时候老师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将多边形的面积知识内容以更加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够增进学生理解,使其多边形的面积学习更加高效。以“三角形的面积”为例,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图片方式向学生展现不同三角形,以增强学生对三角形图形的感官认识,并对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充满探究欲望,然后引导学生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将其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三角形面积=底×高2,相当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在兴趣引导下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参与到三角形面积学习、推导活动中,并对这部分知识内容进行牢固掌握[3]。


(二)引导思考探究
    在多边形的面积中,含有许多数学思想方法,实际教学中注重向学生渗透这些思想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多边形面积知识学习,学生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有效培养与锻炼。实践中老师需要对多边形的面积知识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细致研究,然后联系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将重点知识内容以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并注重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探究和把握多边形面积知识内在联系,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教学中老师就要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效结合起来,并注重渗透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指导学生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比较分析中,学生脑海也会自动建立多边形面积知识结构体系,以为后期灵活运用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操作中,老师可以给出常见长方形面积计算例题,让学生回顾和掌握长方形面积=长×宽公式,然后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可以利用方格纸让学生数一数和比一比哪个图形面积更大?针对平行四边形在学生思考探究中也能将其转化为已经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最终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公式。
(三)开展实践操作
    弄清面积公式来由,才是学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为取得这一教学效果,就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探究和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在自己寻找答案中发现多边形面积知识规律,并得到多边形相对应的面积结论,整个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加牢固掌握多边形面积知识内容,并在实际应用中做到举一反三[4]。以“梯形的面积”为例,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梯形的面积可能与哪些量相关?然后拿出课前已经准备好的学具(两个完全相等梯形),让学生在拼一拼中将两个相等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谈一谈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为使学生有一个更加直观和细致的了解,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过程,并给予学生足够时间进行自主动手操作,在这过程中学生也会了解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也就是梯形的高和每个梯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最后得到梯形面积公式为(上底+下底)×高2。
(四)提高应用能力
    在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公式以后,下一步就需要引导学生实践应用,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意识与能力。如:三角形的面积为20平方米,高为4米,问三角形底为多少米?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就可以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用方程解出三角形的底为10米。同时,为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老师还可以联系实际将多边形的面积知识内容有效融合起来,设置综合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在这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思维,还能够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结语:本文是基于对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学策略的研究,想要取得理想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效果,就需要老师联系实际,对当前教学质量不佳的原因进行细致把握,并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对激发兴趣、引导思考、注重实践等策略进行应用,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活动中,并提高实际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富富.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多边形面积中的运用[J].新课程,2020,(13):25.
[2]林文伟.在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J].新课程,2020,(25):173.
[3]杨戈."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纪实、反思与研究[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8,(1):47-49.
[4]朱镜萱.浅谈新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J].现代交际,2020,(5):213-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