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幼儿区域游戏中的绘本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上)25期   作者:庄国琴
[导读] 当今社会,强调了一种整合的课程观和教育观,凸显了整合观在幼儿园活动中的重要性
        庄国琴
        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幼儿园,江苏张家港,215600
        当今社会,强调了一种整合的课程观和教育观,凸显了整合观在幼儿园活动中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与整合。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它的题材丰富多样,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可根据绘本的内容开展表演、运动、益智、探索……等活动,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表演、探索、体验,进一步加深对绘本的理解,感受绘本的魅力。想要实现这一想法,区域活动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将阅读的要素与区域活动密切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绘本的教育资源和价值,优化整合区域活动,帮助幼儿系统地梳理知识经验,不断拓展阅读主题,丰富区域活动内容,提升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快乐体验。
一、灵活选择适宜绘本
要充分利用绘本,发挥绘本的教育资源优势,最为首要的环节是对于绘本的选择。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的需求选择绘本,开发利用绘本教学中的多元化教育资源,从设计绘本主题入手,探索绘本资源与区域活动有效整合的应用之路。因此,在选择绘本时,应遵循几个原则:
一是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思维是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年龄越小,幼儿观察的画面就应更简单,故事情节也应简单。教师只有在了解本班幼儿的能力和年龄特点的基础上选择绘本,才不会出现幼儿理解不了绘本内容或不感兴趣的情况出现。
二是有挖掘价值的绘本。市面上的绘本琳琅满目,并不是随手拿来一本便适合投放到班级进行绘本主题的开展。教师应考虑该绘本是否适合以主题活动的方式进行拓展,是否能涵盖五大领域的内容,适合在哪些活动区开展活动。也就是说,教师选择的绘本不能过于浅显,不仅要内容丰富有层次性,同时也要富有教育价值和资源,满足幼儿的不同方面的需求,调动起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是选择系列丛书或同一题材的绘本。绘本系列从书往往是围绕一个故事人物而编绘的多个事件,每一本绘本就是一个故事,绘本之间相互有联系,幼儿更加感兴趣,有利于教师寻找课程的主线。除了系列丛书的选择,当然,教师也可以围绕一个主题选择不同的绘本,虽然这些绘本的故事都是独立的,但是反应的主题相同,教师以主题为线索,将其串联起来。
二、有效整合区域活动
(一)阅读区中的绘本
        绘本阅读本来就是阅读中的一种,将绘本与阅读有效地整合起来,为幼儿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充分挖掘出绘本价值。
        1.创设温馨、舒适的阅读场所,提供光线充足、环境适宜的地方,让幼儿放松心情安静阅读。
        2.结合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定期更新阅读区的绘本,带领幼儿一起阅读,或请个别能力强且熟悉绘本的幼儿带读。
        3.采用收集喷绘一些绘本卡片,塑封后插在盒子上,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排图讲述。如投放《迷家小兔》插卡,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象先对卡片进行排序,然后拿着插卡边讲边插在盒子上,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其他同伴听故事,讲完后还可以进行交换。这样的阅读方式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习惯,同时也提高了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和交往能力。
        4.开展争做“故事大王“活动。利用区城活动时间、餐前准备时间、离园前时间,让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喜爱的给本故事,争做班级故事大王,使幼儿能充分体验绘本阅读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二)美工区中的绘本
        绘本中既有阅读的成分又有美术的成分,常常有人将它们称为是“画出来的书”,绘本用图画讲故事的万式,把原本属于高雅层次、仅供少数人欣赏的绘面艺术带到了大众面前,尤其是幼儿们的面前。这些图都是插画家们精心手绘,讲究绘画的技法和风格,讲究图的精
美和细节,是一和独创性的艺术。所以我们利用绘本中的插图与美术活动联系起来对幼儿进行教育。幼儿在绘本与美术的整合活动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想象力。如,当幼儿们看了绘本故事《好饿的小蛇》后,非常喜欢绘本中憨态可掬的小蛇,他们用橡皮尼根据自己的想象制作出了不同形状和不同表情的小蛇,让绘本教育进一步得以延伸。


        1.在区域中提供各种材料与工具,让幼儿边看绘本边把绘本中的内容画出来,或者剪一剪、拼一拼等,编故事制作绘本图书。
        2.运用橡皮泥把绘本中的故事人物形象捏出来,摆一摆,运用这些小泥人作为玩偶讲故事,幼儿们在这样的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3.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来制作绘本,比如用布贴画,剪贴画、树叶、折纸等制成书等。书的形状可以由幼儿们自己想象,可以制成圆形、菱形等。
        幼儿成长的每个故事都是最温馨的回忆,动员家长一起将幼儿们的成长经历制成绘本,制作出各种形状的亲子绘本。比如,绘本《昊昊换牙齿了》,换牙是每个幼儿都会有的经历,牙齿小精灵也是很多幼儿都听过的故事,于是在亲子制作活动中,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了绘本《昊昊换牙齿了)。亲子绘本中文字与画面配合巧妙,悄皮可爱地描绘了父母和幼儿的生活经验。一个个温馨而风趣的故事,讲述了一段段家长和幼儿的经历。
        (三)科学区中的绘本
        绘本原本是与科学没有任何关系的,但是绘本的内容中可以呈现科学的内容,所以绘本阅读中的科学部分就可以与科学区域联系起来。
        1.建立小型实验室。
        绘本中的知识有的需要进行实验来取得结果,比如:绘本《肥皂泡泡》,读过绘本后,在科学区为幼儿投放水、肥皂、洗洁精等,再放上吹泡泡的工具,让幼儿体验一下肥皂水的制作,再吹一吹,看谁吹得大。
        2.找朋友练习。
        把绘本中的与科学有关的图片找出来,在美工区制作成卡片,让幼儿们通过找一找联系,为他们找到相应的食物、身体部分等。比如:绘本《是谁便便在我的头上》,把小动物的便便图片放置在区域内,把幼儿分成几组,当一个小朋友拿出一个动物图片后,其他幼儿拿出与之相对应的“便便”,在游戏中,幼儿们掌握了科学知识,认识了小动物。
        (四)建构区中的绘本
        搭建绘本中的建筑物,教师提供各种类型的建构积木,并把一些适合幼儿做的建筑图片复印多份发给他们,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图片并进行制作。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故事制作不同的场景,比如: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出各种场景:萝丝散步经过一个院子,院子里有池塘、有小动物、有磨面房等;萝丝去散步,不小心掉进了游泳池:萝丝散步走进了地下车库……
        (五)表演区中的绘本
        每个绘本就是一个故事,幼儿本来就喜欢听故事,而故事是可以表演出来的,如果把一个故事表演出来,是非常受孩子欢迎的。设置一个表演的区域,还要在区域中根据角色放一些与之有关的头饰、服装和表演所需要的道具、音乐等,学生可以扮演其中一个角色,让他根据自己的想象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头饰、道具等。表演是孩子的事,由老师来组织,当然,教师也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表演绘本故事,老师还可以担任一个不重要的角色,在与孩子一起游戏的同时来引导他们学习,老师的语言、动作、表情等都可以让幼儿们的表演走向良好的方向。通过这样的角色表演与丰富有趣的情节去激发幼儿的那种身临其境的体验,真实地表现故事内容。
        绘本阅读活动与区域活动的有效整合,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迁移阅读的经验,促进幼儿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协同发展。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加深感受、丰富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教师要充分解读绘本和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在各个区域活动中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体会绘本的内涵,获得绘本阅读的快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