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叶
上海市青浦区颜安小学 上海 201716
摘要:新课程改革,时代发展需要,都要求教育行业与时俱进,随机应变。随着新要求的不断提出,我国教育工作者们愈发的重视教育质量的完成情况,而作为各科基础的语文,更是备受关注。相应的,作为语文的基础——作文,自然而然地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正是因为如此,小学语文作文的重要性也被进一步的显现了出来。但不容忽视的是,提升小学生语文作文水平的方法却少之又少!鉴于此,笔者将从课外阅读的角度对小学语文作文的提升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小学作文;重要性
引言
小学阶段的教育质量就好比是万丈高楼的基础所在,楼能不能盖的高,基础很重要,而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小学阶段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而教育要从小抓起,但凡事只有抓住关键之处,才能事半功倍,对于小学语文来说,语文作文就是其关键所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得知课外阅读是提升小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一条不可或缺的捷径。
一、小学语文作文的现状
1、学生对写作没有信心、缺乏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是他们的启蒙阶段,尤为重要。但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刚从无忧无虑,只需尽情嬉戏玩耍的幼稚园毕业,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尚处于培养阶段,严重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再加上语文这门课程本身的劣势——枯燥乏味、呆板无趣,小学生们很难对其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时间久了,很多孩子就会对语文、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这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对学生们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们在该阶段一定要提高警惕,关注每一位孩子,根据他们的年龄特性,结合教学内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尽快接受学习,并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1]。
2、词汇缺乏,写作太难
小学的学习量是有限的,再加上小学生们年纪尚小,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缺乏见识和阅历,即便是教师们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向外延伸知识内容,但仍然不能解决学生们在写作方面的“燃眉之急”——词汇缺乏,知识面狭窄等。
3、思维狭窄
小学生们的知识来源大多来自于教师们的日常教授,但教师们的教授内容因为各方面的原因限制,很大程度上仅仅只是书本本身的内容,即便是部分老师向外做了延伸,但由于时间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等因素,学生们能真正接受的十不足一,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作文写作需要的就是思维扩散,“天马行空”,故,小学生们目前的受教育环境明显是不满足语文写作所需的环境的,甚至二者之间是背道而驰的。
4、不理解作文要求
偏题或者跑题是十分常见的一个写作问题,而这对于小学生们来说,更是司空见惯,原因很简单,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不能完全理解出题人或者是作文的具体要求,从而导致学生苦读无果,但因为时间的问题,又急于下笔,最终偏题或者跑题。
5、教师思维影响学生写作
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推行并开始实施,但新事物要想取代旧事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育行业的现实情况也正是如此,目前在岗的大多数教师都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的,他们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参加各种考试,对专业知识以外的内容了解十分有限,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的是很多教师的这种思维已经定型——认为学生学习与考试无关的东西就是在浪费时间,因此,他们在教授学生的时候,也更多的采用的是应试教育的模式,教授的知识内容枯燥没有新意,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中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生活圈一般都比较小,很多小学生自小去过的地方寥寥无几,尤其是一些条件比较艰苦、经济生活比较困难的地方的小学生,他们或许自小从不曾离开过自己的出生地,这就导致他们的知识获取只能是书本,但仅仅只是依靠仅有的课本本身来获取知识,明显是不足的,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扩散,也限制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2]。
但是,有句话叫做“大浪淘金,如果我们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课本,而是扩展至课外书籍的话,结果就另当别论了,毕竟阅读本身就是极好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提升写作水平的方法。
在课外书籍上,学生们会看到更多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会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不由自主的想要知道更多,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会看到很多经典的写作技巧和优美的段落语句。这其中的众多故事就是学生们了解外界,弥补阅历的途径,这些优美的段落语句和经典的写作技巧则是学生们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方法的有效途径。
三、课外阅读的方法
1、兴趣引导学生
阅读虽然比课堂轻松一些,但没有兴趣,所谓的阅读更多的也只是味同嚼蜡——读了也不懂!所以,对于不爱阅读的学生,教师要注意观察,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从而为其推荐适合的书籍。
这种观察和了解可以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开始,比如在《曹冲称象》这堂课上,或许就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对曹冲这个聪慧的人感兴趣,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们简单的讲述一样曹氏家族(曹操、曹植、曹丕等)的人物故事,但是并不需要详细讲解,比如随口朗诵曹植的《七步诗》,并简单讲述《七步诗》“出世”的前因后果即可,至于再进一步的故事就留给学生,让学生们自己去寻找、去发现。
通过类似的“无意”引导,让学生自己对某件事某个人感兴趣,再由他们自己去寻找相关的资料,做进一步的了解。这样的方法一来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二来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们积累了记忆深刻的故事素材[3]。最后,等到学生们的年龄、知识储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可以对相关故事进行二次、多次剖析,从而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人和事。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极其有利的,同时也符合新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
课外阅读的书籍涵盖面十分的广泛,可以说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就可以了解社会各方面,从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一步的去深入研究,而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就是学生的宝贵财富,是学生写作的良好素材。
但是在此过程中,有一点需要教师们来把关——书籍的选择,因为社会书籍种类繁杂,一部分书籍并不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接触的,正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凡事都应该把握好度,这样才是真正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课外阅读除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增强社会责任感。比如在学习《大禹治水》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就会明白,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无数的先辈们用汗水、智慧和生命浇灌的,也会明白教室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标语的深层次内涵,从而让学生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必须承担的重担。而这种心理历程的转变,正是学生提升写作水平所急需的。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知识面的扩展、素材的积累、写作技巧的学习、学生心理历程的变化,而课外阅读刚好就可以完美的达到这些效果,因此,笔者认为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作文水平提升不可或缺的捷径之一,甚至可以说,课外阅读的开展和写作水平的提升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存在,如果非要分出个子丑寅卯,那么课外阅读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着写作水平的高低的,因此,要想提升作文水平,万不可忽视课外阅读。以上内容是笔者的个人浅见,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朱伟.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46).
[2]王金凤.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上),2016(7).
[3]钟丽娟.探讨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9(1).
作者简介:朱富叶,出生年月1991.09,性别、女,籍贯、上海,民族,汉,职称、无,学位本科,研究方向,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