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大因镇龙化小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255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先进技术运用到各行业中,使其迅速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学生语文知识量的积累。教师要创设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情境,并且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各行业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语文新课标中特别指出了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要能够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目前课堂教学中也积极地提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到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地学习和探究知识,真正将自主学习模式落到实处。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往往好奇心强烈,但无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在某一件事上,但如果其自身的阅读兴趣没有得到有效激发,便很难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学习当中。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科学的方式来展开教学。比如说学习有关于景色的课文时,教师就可以提前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之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播放出来,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给学生创设出一个合适的情境,促使他们更好的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形式,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很好的带动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展开阅读,实现阅读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2老师要讲的知识用自己的方法学
1.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人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就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2.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是学科对象的主动自觉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氛围,让学生想象驰骋,感情激荡,思路纵横,乃至异想天开,自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发创造的潜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大胆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发言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3.毫无疑问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但是对于久居校园,远离生活和历史的学生,总会有一种陌生感的产生。老师的讲解总会有带上老师自己的个人体会和感情。那么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教材的内容。可能要比听老师的讲解容易很多。
3要注重平时的语文积累量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语文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他科目的学习能力。因此,语文不仅仅需要在课堂上学习,更多的是课后的积累。当语文词汇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学生就可以达到出口成章的境界。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在阅读中理解,更需要在阅读中积累。只有不断地进行阅读和积累,学生才会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并延伸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语言、词汇量积累的最佳途径就是阅读。因此,阅读和知识积累是相辅相成的。例如,教师在进行《赵州桥》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行搜索关于赵州桥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教师还可以利用阅读课文及搜索课文资料,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和知识。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尤其是在小学这个关键性的时期里,教师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这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比如说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平时的阅读中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多加关注并且积极地帮助学生进行积累。
4整合教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老师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由于语文阅读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不然无法充分地掌握教材的全部知识点,并且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先对文章进行分析,然后摘出重要的知识点,并引入实际知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例如,在学习《蝴蝶的家》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雨后蝴蝶寻找藏身之处》的视频,让学生从中观察,并进行讨论和交流,老师从中引导:文中是如何以排比、拟人的手法进行描写,并体会其中的意义,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5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
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能够注意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动起来,通过亲身的实践去感受和体验知识,往往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模式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打造自主学习课堂的重要途径。而且通过合作还能够更好地训练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习《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写活动的计划,进行简单地调查报告,让学生能够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通过合作能够打造更加自主的语文学习课堂。
6对学生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鼓励是促进他们学习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动力所在,更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所谓自主学习,不仅是需要学生自己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更是需要自己规划自己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必不可少。教师的鼓励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适当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例如,在考试后,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了成绩上的进步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表扬。取得进步,教师要与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并进行经验总结,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对于不仅没有进步还退步了的学生,教师更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所在,并共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重拾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有动力继续学习下去。在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责骂学生,而要耐心地教育他们。这也是对教师的历练。面对学生的进步或是退步,无论是什么情况,教师都要配合学生分析并找出原因,帮助他们重拾自信,获得更多学习上的快乐。总而言之,在小学这个关键时期,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加培养,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
结语
总之,语文学科的学习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能够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要能够积极地探索自主学习的有效模式,全面地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斐.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策略研究综述[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
[2]王永.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构建策略浅析[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3).
[3]卢玮玉.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J].人生十六七,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