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上)25期   作者:袁思成
[导读] 所谓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
        袁思成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中学    325401
        摘要:所谓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在理解字、词、句、段、篇意思的同时拓展阅读思路,观察并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描写方式、修辞方法等,在阅读中掌握谋篇布局和词句应用技巧,在知识学习中积累写作素材,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基础,从而体现出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研究
        引言:高中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创新思维,带领高中学生充分理解写作的意义,不能为了高考只用范文来要求学生借鉴模仿。教师要保证写作教学的高效,要对写作教学不断优化,对不同的作文类型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存在的问题
        1、混淆阅读与写作教学关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常常对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间的密切关系认识不清晰,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与写作教学衔接不连贯,导致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未能掌握相关写作技巧,影响了以读促写教学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在传统教学中,语文老师常常将阅读教学流于课文表面,忽略了知识内涵的精细揣摩,导致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停留于文字表面。
        例如:高一学习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大部分老师将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修辞手法上,而忽略了作者在描写中体现出的情感变化,对这篇抒情散文的学习停留在文字表面,不利于学生对散文这种写作体裁的理解和掌握。
        2、教师缺乏意识引导
        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缺乏“以读促写”意识的引导,学生未能体会到阅读与写作的紧密联系,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忽略了写作素材积累和写作技巧的揣摩,对文章中的描写手法、布局结构一带而过,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能力的策略
        1、在阅读教学中提升谋篇布局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非常丰富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相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老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会相同体裁中不同行文结构和写作视角下情感表达的不同,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改写,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谋篇布局的能力。
        例如:高一学习作家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文章思路,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中掌握作者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品味作者在刻画梁任公形象和情感表达上的精妙之处,从而在本文阅读过程中学习到写人记事散文谋篇布局的方法。老师可以在学习本篇课文后,带领学生进行写人记事散文的仿写,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切实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增加课外阅读
        一篇好的文章,除了作者拥有好的文笔以外,精彩的素材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初中语文的写作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素材积累,而素材积累绝大部分是来自于学生课外的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我国的文学名著是中华文字的瑰宝,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结合教材为学生多加讲解名著,比如说《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还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在阅读课上为学生播放电视版的三国演义,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趣味,还能够在放松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定期进行阅读,并且用“摘抄本”摘抄下好词好句。


        例如:在教授《三顾茅庐》这一课时,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课内的教材,还可以延伸出《三国演义》这一部名著,然后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播放电视剧版的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短片,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再通过短片的观看,学生会体会到里面更加细腻的情感,转而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增加了对名著的兴趣,还能够举一反三,学到书中的精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最关键的两个学习部分,它们之间紧密联系互不可分,良好的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拓展学生的眼界,阅读能力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写作能力的提高,阅读所积累的语文素材,能够在写作中充分地发挥作用。
        3、利用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写作中的形象思维能力
        高中生已经经历了较长的学习教育,所以有着较为成熟的辩证思维能力,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形象思维上依然存在着提升空间。在高中生的语文写作过程中,多数使用记叙文的题材进行创作,需要大量的应用形象思维进行思考。所以在语文写作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增强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源自于生活,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自然和自身的生活经历,推动学生在写作中进行想象和憧憬,这也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升高中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自身生活和写作进行联系,让学生主动的对生活进行观察和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4、开展情感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作文情感表达不够真挚一直是阻碍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很多学生无法借助语言文字和写作技巧抒发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导致文章枯燥空洞缺乏感情。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情感阅读,对文章情感和思想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揣摩,学习文章作者的情感抒发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虽然文章着重对荷塘月色进行细腻的描绘,但是表达出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的复杂思想感情,文章中在环境描写中透露出作者心中淡淡的忧愁。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营造荷塘优美、静谧的美景,使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作者细腻而复杂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强化学生借助文字和写作方法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能力。
        5、重视写作的基本功
        一篇好的作文,无论是结构、描写手法还是用词都是至关重要的,文字基础扎实,是一篇好文章的基础,因此不能忽略写作的基础。如果学生的基础不扎实就会导致语句使用不当,文章使人觉得词不达意,残缺不全。要想让学生写出一篇出彩的文章,就要帮学生打好根基。教师要将基础的语言文字教学应运到日常课堂中。
        例如:我在课上分析一篇课文时,会特意讲解其中优美的语句或者段落,让学生体会文字使用的妙处,并要求学生多读几遍,背诵有价值的内容。讲解散文时,可以让学生背诵景色描写;讲解古文时,可以让学生背诵名家名言等。这样,既保证教学效果,加深了学生对描写手法和表达效果的理解的同时,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量变到了一定时间便产生了质变,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写作的技巧,扎实了写作的基本功。
        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辅相成。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完成知识积累的同时体会到语言文字之美,掌握谋篇布局、写作技巧。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扩写、仿写的练习,从而实现以读促写的学习效果,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海洋.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写作思维训练策略[J].高考,2018(36):94.
        [2]巴哈塔.提高学生高中语文写作水平的方法探讨[J].新智慧,2018(36):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