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万双
旺苍县朗诗五权希望小学校 四川 旺苍628213
摘要:就微课定义本身来说,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各学者和一线教师从自身研究视角和实践立场出发,可谓是见仁见智。目前意义上的微课有以下几个特点:从形式上来说,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小视频作为载体;从内容上来说,一个微课通常只解决一个知识点的问题,因此教学设计自然也围绕一个知识点开展;从时间上来说,微课的“微”就体现在所占用时间之短上,因此其时长最多占用课堂总时长的四分之一。总之,微课是一种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支撑和助力的学习资源的呈现形式。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其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课堂导入的作用,做好课堂导入,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能够对课程内容有更大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利用微课作为语文课堂的课前导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帮助学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第一,微课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契合点。前面已经提及,微课具有短小精悍、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时长短等特点。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该时期学生的知识点相对比较零散,尚未形成系统性和完整性,这点与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是相契合的。尽管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知识点较多且零散,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展开教学的知识点还是有限的,且数量较少,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几个微课小视频将整个课堂教学串联起来。此外由于微课时长较短,每一个视频内能呈现的知识量有限,这便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和焦虑感。
第二,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微课能够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我们传统语文教学表现为课堂教学的无趣,或者说至少不吸引学生。尤其是我们的传统教学以满堂灌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尚未被完全调动起来,他们的学习活动的开展往往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家长或者教师的肯定。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能够带给学生更强烈的各种感官层面的体验。食髓知味,相比而言,以电子产品或者互联网作为载体的小视频自然更受学生欢迎。
第三,微课也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相适应。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无法长时段地高度集中注意力,他们往往更禁不住诱惑,因此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通过不断提问学生等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高质量的微课视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且由于时间较短,因此便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学生聚精会神,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在一定程度上微课也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完善。就学生学习本身而言,无论是教师还是微课,承担的角色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且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微课在一些方面比教师教学效率更高且更具有优势,如古诗词朗读、教学背景音乐播放、借助图片展示心情或者事物发展的过程等。单靠教师的力量,往往可能会发生词不达意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将微视频使用得当,往往更容易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甚至有教师在自己生病或者教学状态不佳之时,以几个微课将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有机串联起来,在不耽误教学进度的同时,也保证了教学效率。
二、微课对于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到了从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的更高阶段。核心素养提倡从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结合近几年对于微课的实践经验以及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基本认知,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和思考便是微课必将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最强大助力之一。
第一,微课能够助力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前面已经提及,核心素养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发展的人必将是独立的人。这里的独立,包括独立的思想意识和独立的能力。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性的最佳教学模式选择便是先学后教。先学强调的是学生自学的超前性、独立性和差异性。在先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微视频作为学生先学的引导环节,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学习,这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学生是教育改革的主体,当学生开始爱上微课形式的教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也是水到渠成。
第二,微课进入小学语文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微课想要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最佳选择是生活化教学素材的采用和整合,这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另一方面也逐渐能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其归属感。
第三,微课可以作为文化基础的载体。汉语是中国的母语,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好接触的是汉语的最基础的遣词造句以及写作等,而微课又强调的是短小精悍,因此一个好的微课往往体现着浓缩就是精华,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都展现其上,进而为学生的文化基础的奠定添砖加瓦。
第四,利用微课情景模拟,增添课堂乐趣。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教师的引导,需要学生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和把握。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思考能力。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加入到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并且为课程的学习增添乐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模拟情景进行课程导入,能够快速地帮助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自我模拟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教师可以运用微课中的视频或者音频为学生营造适当的氛围,让学生更快地投入到情景当中来。在利用微课进行情景模拟时,要注意学生的上课状态,不可以过多地进行娱乐,把握好正常的上课秩序。
三、小结
总之,“微课”是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呈现形式。显然,微课是个新事物,也是传统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和新工具,对于我们当代教师而言,尤其是面临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勇于接受新事物,并将新事物、新工具为我所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光忠.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20(17).
[2]胡维鹏.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9).
[3]苟秉宽.剖析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艺术[J].科技资讯,2020(8).
[4]向天华.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