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联合
河北省河间市西九吉乡中心校 06245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现代学校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充分灵活地利用科学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创新合作。由于数学知识的逻辑和逻辑较高,小学生身心发育不全,学生很难充分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因此,在新客户改革背景下加强小学创新课堂尤为重要。表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对数学课堂模式创新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在帮助学生发展正确的学习、促进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模式;?
引言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具的基础学科,而小学作为学生养成基础实践技能和基本社会能力的黄金阶段,应当更加意识到数学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要积极适应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小学课堂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和限制,因此其数学教学的体制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和改进,进而也积累了一些弊端和不足,这就要求相应的教学主体要重视反思问题,寻找方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优化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数学课程,避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倦,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数学。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他们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因此做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是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但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来看,受教师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根本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本身所具有的学习热情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磨,最后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任务,这让数学教育走入误区。为了将数学教育工作从误区中解脱出来,我们必须要尽快做好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带给学生丰富、新颖且具有趣味性的体验,帮助他们发现数学知识的魅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探究感受,以此来保证他们可以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发展带来支持。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方法与策略
(一)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样他们可以在课堂上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数学科目感兴趣时,才能在学年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发展,帮助各国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才。但是,在过去受学校教学模式影响的数学中,老师们讲课太多,老师们在课堂上互相交谈,没有考虑到学生们是接受还是充分理解和运用。虽然这种方法在教科书中迅速有效地教导学生,但长期以来却使他们易受听力困难的影响,损害了对学生继续教育的兴趣,并可能影响学习的有效性。所以,为了在小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该首先促进数学的学习,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方法。而且自从新课程提出以来,教学越来越多。
(二)运用问题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主动学习的有效开展。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将角色扮演、合作教学和问题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丰富教学活动的类型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负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促使学生对天气预报等相关信息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天气预报广播中的负数是多少,并对数学函数及性质等相关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设置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行为的形成,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创新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做好对课堂导入的创新,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完成对他们学习思维的引导。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可应用的创新元素有很多,但相对而言信息技术的导入效果最佳。因为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新颖,可以让知识以满足学生认知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方式出现,这可以有效完成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让他们在课堂导入环节的引导下获得知识探究动力的调动,从而为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支持。例如,在进行《认识图形》的课堂导入时,我就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品,方形的盒子、圆形的足球、三角形的小红旗等。学生在观察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同时,会发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这会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他们展示不同图形的特点,这可以进一步完成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导入目标由此得以实现。
(四)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遇到学生不懂或不懂的问题,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答案,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中断,虽然这可能有助于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但对未来没有帮助,所以学生以后不会再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组,相互交流。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班级,将学生的不同级别组织在同一组,然后共同学习,以激励思维良好的学生,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促进学生的集体意识,同时学生相互支持,培养学生和学生。教师还可以奖励成绩优异的群体,鼓励学生重新坚强起来,教师必须自问,学生之间是否不匹配,不断移动,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
结束语
一般来说,数学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但在小学的传统形式中,数学教学很差。但是,为了在新客户的背景下改变这种形式,小学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创新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要重视每位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让学生参与数学。使数学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提高小学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课堂和数学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秦淼.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16.
[2]范新龙.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析[J].才智,2020(15):143.
[3]甘彩卡.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89.
[4]王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9(02):108.
[5]李楠.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新课程(上),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