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上)25期   作者:东长野
[导读] 现今社会高速发展,教育也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东长野
        黑龙江省汤原县第三中学 154700

        【摘要】现今社会高速发展,教育也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既要学习能力强的又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还要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能是单面的,要合理设计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学生受到的教育是有针对性的。教师在物理课堂上,主要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不单从一方面考虑问题,发展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培养学生能力;猜想与假设
        【正文】物理是一门比较灵活的科目,它要求学生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对能力一方面要求比较高,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时,要注意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要单一的灌输知识,到最后学生接受不了知识。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思考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进教师所创设的环境中,在教师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多向性以及假设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新颖,吸引学生主动去学习,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会越来越好。接下来本篇文章将讲述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一、猜想与假设能力对学生的意义
        发展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对学生是很有必要的,物理又是一门非常需要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学科,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持续发展性,学生在研究物理问题时发现自己的能力,在发展能力中提升学习的效率,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合的课堂氛围,教育的方法要有新颖性,这样不仅会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会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假设与猜想能力时出现的问题
2.1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那么在学习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信息技术资源很广泛,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教师创设的物理教学环境。只有学生主动的学习,教学才有意义,教育质量才会提高。教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有了探索物理的欲望,学习效率就提升了。教师利用学生对新奇的事物都感兴趣的特点进行教育,发展学生假设与猜想的能力。
2.2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假设猜想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积极的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是有的学生学生接受能力比别的学生差,就会跟不上教师的讲课速度,教师要注意这一点。教师在讲课时多注意培养学生的猜想,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发展性,比如教师找一道比较灵活的物理题,让学生做题,在做题过程中要求学生从两方面进行解答,或者这道题如果进行反向证明是怎样的。教师利用课堂发展学生的能力。


2.3教师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
        传统的教学课堂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而且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准备好多媒体教具,整理好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方便学生去理解去掌握,教师一定要仔细准备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易懂的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要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借助多媒体教学带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发展学生。
三、在物理中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的策略
3.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们了解现今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学生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扩充知识量,才能被社会需求。依靠老师这是不正确的,一个合格的学习者必须要有主动学习的习惯,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一直依靠外在因素去学习,不会有好的效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
例如:教师在讲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先让学生预习课本知识,探究小车随时间速度发生的变化的规律,教师可以拿出准备好的教具给学生们演示,让同学们观察一下,随着时间的变化,小车的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小车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什么,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让学生大胆的猜想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在物理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3.2教师教学手法创新,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大多数的教师通常以传授物理知识为主,不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氛围单调枯燥,学生没有主动地参与课程,这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大打折扣,教师讲的课程学生不感兴趣,渐渐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对于学生也是非常不利的。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手段要有新颖性,学生觉得有趣,就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这样教师就可以发现学生的能力。
例如:教师讲课时,注意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学生会有听课的兴趣,教师在掌握学生知识的学习进度后,可以开展小知识竞赛,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对自己有哪些用处,在生活中有什么方面的帮助,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讲实验的重要性时,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实验,实验的功能性,教师发展学生的思考问题的多向性,从多方面考虑问题的思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写下实验中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假设能力。
【参考文献】
[1]尚海涛. 如何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J]. 学周刊,2020,No.454(34):7-8.
[2]陈楚琪.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生角色认同研究[J]. 中学课程资源,2020,No.160(10):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