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乔 李丽
雄安新区容城县晾马台镇王家营小学 河北,保定 071700
摘要:现如今,不论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各方对于小学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其中,对小学数学的关注尤为突出,因此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思维的培养越来越重要。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会为他的语言、想象、创造、空间、逻辑等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能力的形成,会让生活和知识融会贯通。因此,研究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数学知识的传授、公式的死记硬背,而对数学思维的培养往往欠缺关注。这会导致学生虽然学习了数学知识,却不会举一反三,也无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形象的数学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会大大减弱,数学学习效率也会大大降低。为此,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在数学学习中思维的重要地位,要不断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数学学习乃至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
一、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优势
数学思维的活动形式包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利用数学的理念思考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这种思维所包含的特点有:高效率地开发学生第一段的大脑潜能。教师应当结合教材主动引导学生学习并使用数学思维,这样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各种数学问题,还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更感兴趣,让他们开始积极自主地学习数学。使用课堂小游戏能够更加高效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起思维框架的根基。能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教学,在提高学生推理能力的同时,高效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不会让学生在未来学习数学的道路上遭遇短板。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一)带领学生多加反思,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
为了使学生具备较为出色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多加反思,使学生能够在面对同一道数学习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解题思路入手,使学生逐渐养成数学创新思维,而不是机械地运用学到的数学公式与数学定理去僵硬地求解。做题过程中,有的学生因为没看清题目要求出错,有的学生是因为步骤书写不全失分,有的学生因为计算能力弱造成计算上的错误,有的学生因为思维不清楚,没有真正理解题意。那么,出错的原因有哪些?是不是可以简单概括为马虎,或者基础不扎实呢?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多进行反思,因为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回顾学习过程,能够逐渐理清思路,发现自己的误区,也能够在此过程中训练思维。
(二)夯实基础,为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做铺垫
在数学的学习当中,数学的概念、公式等都非常严谨,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数学的学习中应该打好基础,让学生认真完整地学习掌握,为以后的学习和运用做好铺垫。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基础知识训练,要耐心地生动形象地给学生做出讲解,让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变得有趣。运用自己积累的经验,不断地引导学生,督促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因为过多的督促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小学生明确基础知识与思维能力间的关系,建立以基础知识为基础,思维能力为主体的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化基础知识内容,稳固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整体结构。
(三)增加自主思考时间,提升自主思维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且有益的一个能力,它能帮助我们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大提升。无论学生学习什么技能,都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自己的经历去得出自己的心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学生能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更好的解决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100以内加法时,如果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较强,数学学的较好,可以从学习这节内容中获得很大的好处,对于这一知识的运用,小学生也可以运用在与家长一起购物中,学生在看到每处价格及折扣时,能很快进行运算,在现实生活中,去体会数学中加法的计算,学而用之,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广泛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还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进行数学学习,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同时也提高自主思维能力,开拓自己的数学思想。
(四)激发学生探知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1.引导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发展发散思维。其实,每个人都有思维惰性,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并非学生独有。作为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克服思维的惰性,因为思维的惰性是发散思维的重大障碍。比如,我们可以在导入的时候,为学生设置一些障碍,设置一些冲突,或者引入一些问题,这样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不断地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他们一环接一环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2.引导学生转化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联想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仅要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还要不断训练学生思维的联想性,这对学生的发散思维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为此,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使用转化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联想性。比如,在求不规则图形面积时,要引导学生将这些不规则图形通过做辅助线,或者通过拼一拼、移一移等步骤转化为有更多已知条件的图形,这样能够更迅速、更准确地完成。3.注重语言能力培养,加强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仅要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为语言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语言是学生的创造、空间、想象、逻辑等思维能力表达的重要形式之一。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思维能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培养会加强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数学思维能力
第一,制订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小组合作是4-6个人进行分工、合作的讨论和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并不好控制,如果不加以引导,很有可能会造成合作混乱、流于形式的情况。因此,势必需要制订一定的规则并积极遵守。教师要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制订学习规则,在规则的约束下进行合作。这样能够创设更好的合作环境,使合作更高效。第二,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观点。虽然是小组合作的形式,但也不可将学生的个性埋没在小组中,而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对错,都可以拿到小组里进行讨论和鉴别。小组长不需要固定,可以让小组内的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进一步发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学生正处在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而数学作为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一门科目,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采用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更加专注地学习知识。只有让学生对数学这门科目充满兴趣与热情,才能在高效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68.
[2]阳孝花.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142.
[3]黄梅兴.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科普童话,2020(24):16.
[4]石铭琴.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知识文库,2019(19):99.
[5]张彩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新智慧,2019(2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