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德树人建设优良校风——初中学校德育管理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上)25期   作者:张洪
[导读] 教育是我国民族振兴的基石,而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则是立德树人。
        张洪
        广东省四会市龙甫镇龙甫学校 广东 四会 526200
        摘要:教育是我国民族振兴的基石,而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则是立德树人。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都明确强调中国教育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重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以及社会公德以及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教育,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的良好发展,使其将来成为更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众所周知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这一时期的初中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或者不良言论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发展。而初中时期也正是学生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作为未来国家社会主义接班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并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关键词:初中学校;立德树人;优良校风;建设
        俗话说得好“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人如果没有德行,便不能立足于世。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德行,便不能兴旺。学校不仅是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更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承担着教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校更肩负着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的重任,换言之就是学校除教学知识之外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大历史责任。因此这对于学校管理者则提出了严格地要求,不仅要创新德育教学管理方式与方法,还应注重优良校风以及学风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在创建良好的德育管理环境的同时促进初中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本文对如何有效提升初中学习德育管理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措施,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注重立德树人管理环境的创设
        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人才培养的摇篮,承担着对国家与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能。学校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未来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品德以及文化科学知识,而这一点与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不谋而合[1]。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育管理者应注重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引入;而且还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立德树人教学方案。但在此之前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目标来进行立德树人管理环境的创建,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当在进行立德树人管理环境创建的同时管理人员需考虑到四点:首先,应考虑学校自身的管理定位。虽然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课程改革,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否定所有传统教育,而只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的完善。针对那些传统教学中好的地方我们还是应该要学习与弘扬的,针对那些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应果断抛弃[2]。其次,注重立德树人秩序的建立。立德树人秩序的建立提升初中学校德育管理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当然在建立立德树人秩序时管理人员需对学校自身德育管理情况进行深入且全面地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来确定学校的德育管理规划与框架体系。再次,应加大宣传力度,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需要付出切实行动的。在做好基本工作准备的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才能够让学校全体教师都明确自身的教学责任,才能让学校学校认识到“立德树人”学习理念;这样一来为学校的德育管理活动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最后,应注重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理念在各个课程教学活动中的融入,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很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环境以及优良校风的创建,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校的德育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初中学校德育管理的长远发展。


        二、完善并创新立德树人教学秩序
        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小树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成长为木材。而人才的培养却比树木成材的时间还要长,且在这一过程中也十分的艰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立德树人这一项教学工作是十分漫长且复杂。因此,在初中学校日常的德育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实际开展德育管理之前应进行一个全面的规划与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首先,从学校自身的管理层面上来讲,立德树人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秩序。在制定管理秩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应将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理念与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充分融合在一起,如此一来才能够获得一个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第二,注重立德树人与各教学课程的融合,从而才能够在推动德育管理长远发展的同时促进立德树人教学思想的成长。如果说立德树人是一种教学目标的话,那么不如说立德树人更像是一种积极上进且具有一定有效性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措施。现代化教学背景下,我们应对如何充分发挥立德树人教学作用做深入的研究与讨论。在将立德树人教学理念与教学课程融合的过程中,广大教学老师需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渗透[3]:其一,德育教学思想的渗透;其二,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其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其四,人文素养的渗透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丰富的教育契机,在培养初中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同时使其能够受到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使其能够成长为更好地社会主义接班人。除以上笔者所说之外学校管理人员还应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师教学评价与班级管理当中,并以其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在评价的最后管理人员需要将具体的评价指数公示出来,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广大教学老师,使其能够明确自身在班级教学管理工作的前进目标与方向;与此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自身德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创建立德树人实践活动
        立德树人实践活动是提升初中学校德育管理有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管理人员应注重立德树人实践活动的开展。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注意一点,开展实践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管理人员需要充分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如此一来才能够在完成德育教学目标的同时能够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实践活动的创建也需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应注重创新。现时代背景下创新才是支撑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发展的动力源泉[4]。例如创建生活化实践活动。生活化实践活动的创建能够大大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提升学校德育管理有效性。除创新之外实践活动的创建还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思想与教学老师的实践管理,在上面笔者就已经说到过了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案例分析、社会调研以及走访观察等等。无论是开展哪一种实践活动,教师都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例如开展社会调研的实践活动,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基于教师的带领下深入到社区或者是街道针对相关地调研内容进行信息的收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德育教学内容,还能够使学生获得全新的学习认知。总之立德树人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初中学校德育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立德树人优良校风的建设是提升初中学校德育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在建设优良校风的过程中从上到下都必须给予一定的重视,即校长需要在管理中树立德业,老师需要在教学中树立德业,学生需要在学习中树立德业;这样才能实现优良校风的建设,从而保障立德树人根本教学目标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欧智武. 探究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思路[J]. 文渊(高中版), 2019,(7):433-433.
[2]胡吉人. 浅谈初中阶段学校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情感读本, 2018,(32):95-95.
[3]赵永生. 浅谈加强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J]. 文教资料, 2019, (8):166-167.
[4]张红梅. 浅谈初中学校德育管理的有效方法[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 (3):240-2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