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成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富林镇中心小学 广东 云浮 527300
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实现高效的班级管理工作,需要从德育教育入手,利用班级管理工作和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能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班级任务,打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还要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实现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尚在发展,没有建立正确且稳固的三观,思想和行为十分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且乜有善恶是非辨别能力,因此在接触到不好的思想时,难免会受到蛊惑,建立不正确的三观,从而走向歧途。因此,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十分的重要。小学班主任有必要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职责,加强德育教育,并努力探究新兴且科学的德育教育方法,融入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以让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1小学德育教育的作用
1.1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道德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语有云:一个人可以无才,不可以无德。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小学生是一张白纸,在小学阶段对其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道德素质,通过教育与引导,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学生更符合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
1.2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德育教育也是心理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与心理教育两者有关联性,且具有重合的部分,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同时,让学生接受正能量的引导,避免学生受到不良思想侵蚀,形成健康的心理。
1.3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不可否认,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逐渐降低,且犯罪暴力情况严重,我们对这一现象感到无奈与痛心的同时,也应该反思和追寻问题的根源。学生校内打架斗殴事件以及学生违法犯罪事件频发,追根溯源,是学生道德素质不足。加强小学德育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宽容待人,帮助学生化解烦躁、愤怒等不良情绪,从而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避免悲剧的发生,维护学校与社会的稳定。
2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育策略
2.1改变模式,丰富教育内容
中国是一个历经了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对小学德育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其教育需求。因此,小学德育工作要改变其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丰富教育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科技性。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实现更加准确的德育测评结果。
首先,教师可以建立一个专用微信群,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以便教师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方案。其次,教师可以利用LED显示屏宣传德育知识,让学生从观念上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当对学生进行孝敬家长、尊重他人教育时,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教育宣传片或者故事动画,比如孔融让梨,让学生明白应该有自己对事情独立的观点和主张,并要最大限度地正确求同存异,这是认真负责的处事态度。从而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幻灯片课件,定期对学生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
2.2构建平台,实现信息传递
首先,教师作为德育工作开展的引导者,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相关知识,还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现代的沟通工具来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及时地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使学生能够逐渐改善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次,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并且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在家行为和态度,使德育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家长沟通QQ群,定期发布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以及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情况,让家长能够了解到对学生的德育要求,通过家校共育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比如,某位学生的学习不认真,具有较强的反抗心理,受不了一点批评和冤枉。教师就可以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到家长对其的教育以打骂为主,使学生养成了固执偏激的性格。因此,教师要指导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家长对他的关爱,并在家劳动要让家长给予适当的鼓励,在校期间教师可以让其观看一些宽容的小故事,明白生气对身心造成的伤害。从而使学生能够改变其性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2.3注重德育环境氛围的营造
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十分的大,学生在良好的德育环境氛围中能够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不断的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有必要重视德育环境氛围的营造。
笔者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就十分注重德育环境氛围的营造。如,在征得学校领导同意的情况下,笔者会利用课余时间,借助校园广播,向学生讲授一些与中国古代能够展现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故事,使得学生能够从故事中了解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笔者也会在班级墙壁上张贴一些与展现每个品德相关的语句。笔者会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与德育相关的黑板报,让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黑板报上的内容。除此之外,笔者也会设计乐于助人奖,每月评估出班级上最乐于助人的学生,将这个奖项给予他,使得班级上的其他学生能够向其学习,积极帮助他人,让整个班级都能够融入良好的道德氛围中,从而使得学生的道德品质能够获得有效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好各项工作,需要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能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自身道德素质的发展,推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慧宁.有效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助力提高班级管理质量[J].教育革新,2019.
[2]赵芳.日常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学周刊,2020(20):167-168.
[3]唐燕.为什么从事德育?——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道义动机及其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20(0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