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爽
东莞市大岭山中学 广东 东莞 523820
摘要: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为我国的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学的班主任愈发重视对学生以“核心素养”为中心下的德育教育,不断探索新型德育教学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德育思想水平,使其能够将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措施;分析探索
引言
初中班主任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践行者,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对德育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竭尽全力完成这项任务。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所谓教书,就是将理论知识以及学习技巧等教授给学生,增长学生的学识,而育人,则是指教师要不断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使其能够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以及道德水准。当前,大部分初中班主任已经意识到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开展了相关实践活动,然而,由于教师所使用的德育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因此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
一、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简析
初中时期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对学生采取科学的德育教育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时,要对学生的现实状况进行细致的考察并加以分析,保证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能够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以往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往往会受到落后的教学思想影响,只是生硬的讲解一些理论内容,难以在学生内心激起波澜,德育教学效果也自然得不到改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初中班主任要对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进行细致的分析,改变以往的德育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例如,适当的建立奖惩制度,发挥榜样作用等,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修正自身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带领学生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二、激励措施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实施方法探析
(一)初中班主任要秉承激励教育思想
初中阶段的学生与小学阶段相比,虽然在思维能力以及认知方面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是仍然处于思维、个性成长与定性的时期。初中班主任要牢牢抓住机会,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采取科学的方式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理念置于自身工作的核心位置。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要将激励教学思想深刻的印在心底,在教学、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加以体现,摒弃不良教学方式,与学生之间形成和睦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成长过程。初中班主任要以激励教学思想作为基础,对学生的现实学习、生活状态进行详细的了解,保证学生能够从理性思维、感性思维、个人素质等诸多方面有所成长。
(二)依照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激励手段
每一名学生本身都具有独特性,因此班级中的所有学生在个人能力以及个性等方面都多多少少存在差异,当教师在讲解一些知识内容以及技能时,不同的学生对其的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初中班主任要意识到这一点,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要对班级内所有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从而获得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
例如,初中班主任在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可以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系统的了解,并采取和蔼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帮助学生设立一个容易实现的学习目标,循序渐进的激励学生,逐步提升学生的目标难度,使学生能够在努力的过程中重拾学习信心,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班主任在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可以先为学生制定一个具有科学性的学习目标,并额外为这些学生制定一个冲刺目标,教师可以激励学生挑战自身,完成冲刺目标,使学生能够将足够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最终实现班级内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要及时采取科学的激励方法
当前,初中班主任也意识到了德育教育工作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但是许多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采取严厉的德育教育措施,并认为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但是过于刻板严厉的德育措施,会打消学生自主修正其品行和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在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时坚持学生的核心地位,采取合理的激励方法,为学生创造轻松、舒适的德育知识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德育课程,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互动。除此以外,初中班主任在实施激励措施时,要从多个方面加以考虑并渗透道德思想,宽严并济,从而有效保证教师实行的激励措施能够真正打动学生,达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
例如,当班级内出现了学习态度消极、纪律性差的初中生时,班主任不要急于硬性更正学生存在的错误思想与行为,可以不断寻找机会与学生沟通,并采取合理的方法和向学生渗透德育思想,对学生采取合适的激励方法,最终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接纳教师,向教师诉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之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制定问题解决方案,使学生能够重新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
(四)采取合适的奖惩措施
初中时期的学生普遍在思维、阅历以及价值观念方面不够完善,此时一旦受到不良思想以及行为的影响,就会偏离正常的成长轨道,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将德育教育工作提上日程,不要对任何一名学生采取放弃的态度。初中班主任在使用激励手段时,要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常常会产生叛逆思想,如果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对学生采取的惩罚措施过于严苛,极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德育教育得到相反的效果;如果班主任采取的惩罚措施太轻,会使得学生难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错误,之后可能还会出现相同的问题。因此,初中班主任在使用激励手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要依照学生的现实状况制定德育教学方案,使用合适的方法奖励、惩罚学生,将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作为德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修养,不断优化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初中班主任要将德育教育工作重视起来,并采取科学的激励措施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首先要树立激励教育理念,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激励策略,激发学生的潜能,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采取合理的奖惩手段,避免出现惩罚过度以及惩罚过轻等状况,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思想和道德观念,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增强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础力量。
参考文献
[1]姚锦爱.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实施[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5):124-125.
[2]杨婷.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途径分析[C]. 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2020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辑).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0:50-51.
[3]杨林.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