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姗姗
辽宁省鞍山市教师进修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0
摘要:随着传统教学模式的逐渐更新,使得教学弊端逐渐显现,为了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一定要有效转变当前的教学模式,通过创新发展应用批判性思维模式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通过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推动学生的发展。不断让学生在学习应用有效的学习活动,增加学习兴趣,将课内外知识有效整合。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
引言
现阶段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重视对高中生的英语知识的教学,重视对高中生的语言技能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片面与被动的接受,而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英语阅读是习得语言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培养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以有效解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在高中生掌握文本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与自我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当前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专家有着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对所做的事和所要相信的内容做出合理的判断的一种能力。而另一种解读是,将批判性思维看作一种有目的地对知识产生的过程,对理论、方法、背景、素材等多种知识的标准进行审视,能否做出更加综合性科学的内容分析,不断在研究的过程中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一种批判的思维过程。但是当今认为最具有影响力也最具有科学性的批判性思维解读是美国哲学家德尔菲得出的,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有目的地对自我当前的行为的一种判断,这种判断可以根据目前所存在的论据、概念、方法等进行掌握,有效的解释和分析科学的推断。在这种定义下,批判性思维可以在能力领域和情感领域不断升华,通过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和自我校准等方式,在学习中有效地融入。目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也能够更好地对文本信息进行掌握,最后得出合理的结果。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突破高中生固有的思维定势
批判性思维就是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透过事物呈现出的现象看透事物的本质,以对事物的本质进行评价。这就需要高中生具有非常强的发散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由此可知,批判性思维和学生具有的思维定势是对立的关系,要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需要高中生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改变固有的思考方式,并且敢于对自己认为不合理的事物进行批评与质疑。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方式把学生置于了看和听的被动地接受英语知识的位置,这对高中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高中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给高中生创造更多地敢于质疑的机会,进而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打破他们固有的思维定势。
(二)、多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取长补短
学生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由于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会造成有些同学在学习某方面比较突出,而其他学生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在这时候,老师要善于对那些学习不是太突出的学生进行特别的指导,根据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喜欢的学习方法,采取创新型的教学方式,来让他们更好地提高自己。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们学习态度的变化,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教学指导。
除此之外,学生们之间应该相互请教学习,当有些学生发现自己的同学在某方面比自己更突出的时候,应该进行反思,积极向他人进行请教,并学习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同学们之间应该积极进行互动,在进行互动的同时,要善于发现自己对某项事物的观点有所不同,然后总结他人的经验,再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善于把学生们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方法,让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认识到自己能力不足的学生更要进行学习,向那些比自己能力更强的学生学习他们的方法和长处。可能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但是可以进行借鉴他人的学习方式,在综合他人学习方法的优点的同时,也要善于进行总结和归纳,最终再结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汇总,最终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当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提高的时候,他们才会慢慢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批判式思维。
(三)通过阅读设问,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每篇文章都有特定的主题,都有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通过阅读教学,既能让学生习得丰富的语言知识,又能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围绕文章主题和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设定教学目标,在充分备课后,精心设计阅读任务,丰富阅读课堂活动,并通过阅读设问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教师可以通过设问培养学生梳理细节信息的能力,在梳理中提炼主题,促使其养成逻辑性思维能力。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培养其挖掘深层信息的能力,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有梯度性。比如,在阅读教学设置问题时,要设置一两个基础性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对于增强其阅读信心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设置难度明显比前两个问题大的问题,需要学生深入地研究课文中出现的文章,并进行充分思考、归纳和总结,有助于提升其思维的深刻性。这一阅读设问环节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极大程度地发掘了他们的逻辑性思维,还让课堂变得更有意义。
三、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活动的意义
现代语言观告诉我们,人的思维需要语言作为媒介参与,人的整体思维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语言的价值不仅仅是工具,任何经由个体吸收理解的事物,都不是独立于个体的客观事物,语言内含的某类思维方式已经熔铸进个体的思维方式中,即语言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记忆迁移,语言背后所映射的思维范式及价值取向必然将隐性地进入学习者的思维,乃至成为其处理其他文本材料的“前见”。解释学作为对“理解”的本体探究的哲学派别,早已为我们指明了这一可能。伽达默尔将“理解”的本质划定为“预断”(prejudice),他认为理解具有“对话性”,这一性质说明所有的诠释行为都受到预断影响,但又能够顺应当下境遇进行诠释。“对话性”的存在,使得教学活动中的诠释、解读行为不再是教师的唯一解读向学生的线性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得到了相当的显现,并且延伸至学生的后续学习及思索中。将解释学的哲学成果迁移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看出,思维品质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更为凸显。
结束语
总之,通过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既能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筛选、辨别、分析、推理和评价,挖掘言外之意,探究文本深层次的内涵,又能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发展语言能力,感受文本思想和熏陶情感,对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作出评价,形成自己的观点,实现对文本的创新性理解,进而实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从而真正提升他们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高利霞.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2]陈洋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9,6(45):254-258.
[3]尚立敏.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教学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4]苏美玲.批判性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19.
[5]夏华梅.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的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8(3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