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曼
西安市城南中学 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初中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都在不断的调整以适应新课改的变革。当前,我国的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地更新。现今,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关注美育工作的贯彻落实,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绘本是一种以图画和简单的文字结合表现故事的形式,这类教育形式更容易让初中学生接受。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绘本进入初中美术课堂的研究做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绘本;初中美术课堂
引言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现今社会的图书市场上来看,绘本图书很多且深受读者欢迎。许多家长也都认同了绘本成为美术教育的内容。如何将绘本融入美术教学中,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成为了每位初中美术教师思考的问题。
1核心素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内涵
初中教学大纲中提到了“充分发挥美术教育陶冶情感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教育,是让学生学习一些关于美术的知识以及绘画创作技能,陶冶情操、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美术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美术课程是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对于学习美术,学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美术技能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学生只有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中来学习美术、感悟美术、理解美术,才能真正体验美术的精髓。美术学习对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好处。
2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
首先是教学理念不合理。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状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方法去学习,没有自己独立创作的时间。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发挥,美术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因而学习兴趣低下。这就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不到提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其次是教学方式单一。美术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然而,教师当前的美术教学方式太单一,无法取得较好的美术教学效果。单一的课堂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之间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美术需要有创作灵感。教师很少带学生进行户外写生,使学生的视野得不到拓展,找不到绘画的灵感。因而,学生的美术素养得不到提升。
3核心素养背景下绘本进入初中美术课堂的措施
3.1线条在绘画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中国画创作者运用线条展开创作,不仅能描绘出客观事物的形、质和空间,体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理解,而且能运用这一技法体现画家的主观认识和丰富的绘画感情。其次,中国画的线条具有独特的美感,如圆润感、厚重感等,能够体现几何体绘画的效果。最后,中国画中的线条具有一波三折、抑扬顿挫的效果,与“气韵生动”相结合,富有生命力。各类线条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丰富的节拍和韵律,体现了画家的真挚情感。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部分学生没有准确地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缺乏绘画工具,耐心不足,难以增强自身的绘画能力。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中引入线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师要传授各种与线条有关的绘画知识,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表现物象,体现各种线条的生命力。
教师应在课前准备好与线条有关的教学内容,如美术作品、视频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在课堂上示范创作,向学生展示勾勒线条的技巧。通过教师的耐心指导,很多学生创作出了优秀的线条绘画作品。在《生活中的点线面》一课中,教师要求学生用纯线条完成一张动物画。一名学生在创作开始之前信心不足,教师通过详细说明绘画步骤,使其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这名学生先用铅笔构图起稿,画好基本形,然后用签字笔勾勒出动物的轮廓,最终画出了令自己满意的动物画。随后,教师在课堂上向全班学生展示这幅作品,这位学生获得了其他学生的称赞,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引导学生用线条展开创作,在线条画中寻找乐趣,是线条在初中美术绘画教学中应用价值的体现。
3.2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教师自身的修养和气质对学生能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审美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观。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树立榜样,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可以展现自己的书法作品、美术作品,让学生有“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向往。例如,在学习“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做一个室内装饰品的设计范例,或者把自己家里的小装饰,以及舒适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这样能加深学生对美的感受,激发学生设计创作的灵感,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3.3引导学生大胆尝试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创造出和谐的交流平台,让学生能够积极、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在课上抒发自己的情感,并且将情感融入美术创作的过程。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他们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将绘画知识和情感创造相结合。如,在七年级下册《奇妙的肌理世界》一课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肌理的概念。在为学生解释这一理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将音乐与肌理纹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肌理,并体会到理论知识教学也可以如此美妙、生动。之后,教师通过用肥皂水吹彩色泡泡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对于创作肌理美术作品的热情,并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肌理理论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可以先举出几个比较常见的例子,如阳光下泼洒的水和水在玻璃上产生的肌理现象,以此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这样,在教师深入讲解肌理知识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会变得更加容易,在创作美术作品时,也会在作品中融入更多的想法和创意,从而更加享受学习、创作的过程。
3.4创新教学理念
一些陈旧的教学理念会使得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变得死板僵硬,这对于提升审美教学效果会造成一定不良影响。例如,教师过分重视教授美术技能,忽略了表达美术情感,这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养成是十分不利的。学生的审美水平能否提升,审美素养教育能否落实,与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具有紧密的联系。另外,有效合理地开展审美教学,其重要前提条件就是教师的审美素养要达到标准,并且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知识积累、专业水准等。所以,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以职业道德为基准,做到爱岗敬业,重视培育学生的审美感悟和艺术思维。
结语
综上,绘本学习可以打开每位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其道德水平,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教师也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为社会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安林.如何提高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C]//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应用创新专业委员会科技创新研讨会2016年5月会议论文集,2016.
[2]张英慧.身临其境超越课堂:浅谈新时代美术课堂教学的几点尝试[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