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 用兴趣教学法,建构高效小学体育课堂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上)25期   作者:郭奉良
[导读] 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效率低下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尊重小学生的个人特质的教学要求
        郭奉良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凉水井镇磨石溪小学     贵州   铜仁   554300
        摘要: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效率低下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尊重小学生的个人特质的教学要求,也不符合制订个性化教学方案的新兴教学理念,不利于为小学生强健体魄打下坚实基础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激发小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十分重要。
        关键词:兴趣教学;小学体育;学生
引言
        体育学科的有效开展,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体育运动的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同时能够提高身体机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兴趣是促使学生进行知识主动探索的动力,所以,在开展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围绕学生的兴趣偏好,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设计,使得学生在极高的兴致下,更加主动地进行体育运动的训练,逐步提高进行体育运动的质量。
1开展小学体育兴趣教学的意义
        1.1开展体育兴趣教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方面
        随着体育兴趣教学的开展,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新知识,拓宽学习的范围,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魅力。一个学校的综合教学情况表现在学生的综合修养、身体锻炼情况以及文化知识的学习情况,是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标准。学校进行体育兴趣教学活动,加强学校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对每个学生进行学校文化和体育的熏陶,让学生能够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面对生活与学习。
        1.2帮助学生生长发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对其实行适应的体育锻炼能够发挥促进的作用,有的人认为,锻炼只表现在四肢的调动,而不能引起学生的大脑思考,甚至有的人会说“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对于体育运动而言,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四肢上的健全,对大脑的思考也能起促进的作用,能够让大脑在思考过程中获得调节性,与文化学习相互结合;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友谊,拉近其人际交往关系,还能增强学生面对生活与学习的自信心。
2运用兴趣教学法,建构高效小学体育课堂
        2.1应用媒体教学,唤醒学生欲望
        多媒体辅助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来说,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能够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同时能够营造趣味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的主观意愿。所以,在开展体育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巧妙地使用现代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为学生展示直观图片,播放与体育运动相关的动画或短片,从而在创建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比如,在教学跳远运动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逐步提升学生进行跳远运动学习的欲望。在课堂中,教师先对学生示范跳远运动的动作技巧,让学生对跳远运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随后,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跳远运动动作技巧的慢镜头播放,让学生通过慢放的镜头,对跳远运动中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步骤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最后,在慢镜头的画面微端,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个动漫形象,并对学生做出“让我们来一起试一试跳远的动作吧!”的倡议,让学生主动进行跳远运动的学习。
        2.2结合兴趣教学,奠定“快乐体育”的学习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促进学习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在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兴趣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很多未经历过的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然而好奇心是建立学生对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如果一开始就照本宣教,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体育的兴趣。鉴于此,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促进快乐体育教学的重要思想方针。
        在创设情景教学时,首先要获得学校的支持,要求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传统的教学现状下,每周体育课仅涉及到2一3节,体育课程教学时间紧迫,导致情景教学以及相关教学流程无法有效完成。将长跑训练与情景模式相关联,老师在上课前10分钟时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景,以长跑终点为情景创设的条件,结合长跑项目设定故事情节,利用人物情节鼓励学生完成长跑练习。如警察抓小偷的情节是小学体育中常常能够涉及到的,将参加长跑练习的学生平均分组,三人一组或四人一组,分别担任警察与小偷的角色完成跑步练习。在具体实施情景教学时还需要针对性的考虑学生的个人因素,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体能较差跟不上高强度的长跑进度,因此在设计课程时应针对不同学生设定长跑距离。在跑之前,老师要强调跑步的动作以及技巧,尽量能够使学生达到标准动作并完成长跑练习。
        2.3转变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更加厌倦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还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的方式,因此,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开展体育活动。以往单一的技能训练使得体育教学非常枯燥,学生也倍感劳累,在教学中教师融合体育游戏,不仅能够实现技能知识的掌握,还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如速度性体能游戏:50米快速跑、迎面接力、换物接力、往返接力;灵敏性体能游戏:上一步掷垒球或沙包、前掷实心球;跳跃性体能游戏:助跑起跳落人沙坑、一绳两人同摇同跳、立定跳远等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紧张、兴奋等感觉,从而调动积极性。
        2.4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不同的沟通方式导致了学生不同的心理变化。与其他学科的师生互动相比,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其更多的是多向沟通。这是因为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灵活性和活动自由度比较高,这为师生交流提供了很多的机会。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兴趣教学法对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体育学科教学中,仍然没有一个健全的体系,满足学生兴趣上的需要。所以,在日后开展体育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以学生的兴趣偏好为导向,不断优化传统体育学科的教学形式,从而在建立完整的体育学科教学体系中,逐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信心,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礼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策略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9):156—157.
[2]蒋新成.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9(4):17—19.
[3]杨清风.探寻小学体育兴趣化有效教学的途径[J].体育教学,2019(10):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