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静
农安县教师进修学校,吉林 农安 130200
摘要:在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形势之下,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初中信息技术一个重点研究课题。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信息技能的教授,同时更要从意识、能力、观念以及心理等多方面进行磨砺,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立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针对信息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素养;策略和方法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软件更新迭代令大众应接不暇。信息技术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让学生从小就掌握一些必备的信息技术是相当有必要的。时代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要求教师必须用更先进的视角去审视教育形势,跳脱出之前的教学观念去实施教学活动,所以,改变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全面增加教学体量和内容深度也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所在。专家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也是当前初中信息技术一项重要教学目标。
一、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信息素养概念阐述
所谓“信息素养”指的就是依托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信息文化,其本质就是新时代信息计划与经济一体化形势下,人们参与社会公共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础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未来时代发展下必备的技能。涵盖了搜集信息、了解信息、评估信息以及利用信息等多个技能层次,具体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搜集信息的能力
初中生想要晋升成精英人才的关键一步就是:必须要善于自主从书本、网络以及周围环境中搜集对自身成长有关的的信息知识。网路世界虚拟而庞大,信息包罗万象,能够全面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求。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初中生在遇到一道百思不得其解的数学题时,最快的求解方式就是“问百度”,而如何让学生快速找到数学解题网页信息就对学生使用搜索引擎、自主搜集有用信息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分析信息的能力
待学生应用相关的软件、技巧搜索到相关信息之后,就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大脑思考、思维运动,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类处理。
如上文提到的数学解题方法。因为搜索引擎中有一箱“关键词”搜索的功能,学生在通过翻阅各种网站、博客以及网页之后,会搜集到大量与解题相似类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思维辨析能力,有效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3.加工信息的能力
搜集和整理完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之后,就要对相应的信息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如,当学生在搜索自己想要寻找的解题资料时,却没有找到最符合自己需求的资料时,就需要对相类似的资料进行一定的分析和对比,不断通过纵向、横向联合而得出新的信息。
4.利用信息的能力
就是要求学生能够从得出信息开始,不断通过思维运动、动手实践以及创新应用信息等复合型活动,帮助学生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
例如,通过获取学生的近期考试成绩之后,可以借助计算机Excel表格对这些数据进行成绩排行处理,最后,确定他们该阶段的考核情况,综合其他考核情况的对比,确定他们这学期的考核总况,最后再依据考核总况进行评先树优等等。
5.科学利用信息的思想
初中生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面对庞大的信息网络世界,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所误导,所有,积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正确利用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意识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策略
(一)兴趣为主,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带着积极乐观的情绪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
因此,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教授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初中生最细微的心理入手去分析,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科学制定教学方案。
如,初中生最先接触网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听一些音乐,看一些电影和玩一些游戏,结合学生这种贪玩好动的心理特征,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基础信息技能教授的时候,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自主去搜集信息,以锻炼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指法练习》一课时,为了把初中生的好奇心调动取来,笔者会根据学生学习进度的开展,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去开展一些“打字训练”,具体操作环节如下:
1.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
2.给每个小组从网络上摘录一句话,要求各个小组分工合作,通过标准的指法输入,快速完成相关文字的录入;
3.活动开始后,教师进行计时,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
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通过创设丰富有趣的游戏情境,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玩闹之中就掌握了相关信息,自主掌握了获取信息资料的技巧,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学以致用,善于对信息进行创新化处理
创新是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而信息技术科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因为,信息技术学科中的一切技术都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而服务的,而想要内化吸收这些知识技能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让初中生学会创新应用这些知识技能,所以,在日常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常组织学生利用学过的信息技术区开展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活动,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例如,在教学完《初识Powerpoint2003》整个单元的知识之后,为了锻炼学生的创新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就可以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一次“寒冬暖阳,记忆中温暖的地方”PPT创作大赛。给学生一星期的时间去搜集照片、文章等资料,通过应用制作PPT的一些方法,如加入声音、加入动画以及设置背景效果等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创作出一份属于自己风格的PPT,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于生活中的温暖的地方,每个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环境不同,必然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感想,依托自身不同的生活经历,充分利用之前学过的制作PPT的知识和技巧,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三)合理应用信息,提升学生的道德涵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花样百出的网游、手游逐渐充斥在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此外,各种层出不穷的APP更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由于,初中生正处于花季阶段,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面对怦然而之的大量网络信息,自然应接不暇。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初中生很容易被网络信息中一些不良信息所吸引,长此以往的受这些信息侵蚀危害,势必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强悍的本领终抵不过真情素养,所以,在教学信息技术过程中,利用恰当的时机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强化学生的优秀的健康和信息伦理道德意识是相当有必要的。
例如,定期跟班主任进行协商,利用班会的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一些“防沉迷游戏”“预防黄赌毒危害”的视频资料;此外,加强学生微机室的秩序管理,对学生在操作课上的一些违规操作进行严厉制止,防患于未然;另外,有一定资金实力的还可以邀请一些心理健康专家到学校进行“健康上网从你我做起”的讲座活动,给相关信息技术教师以及全校教师进行相应知识和理念的培训。凡此种种,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强化学生正确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思想,以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之,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关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方式多种多样,以上仅是笔者的粗鄙见解,旨在抛砖引玉,望广大信息技术教育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探析[J]. 袁鑫.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03)
[2]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 刘黎. 华夏教师. 2019(31)
[3]短剧表演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实践运用[J]. 卢利. 华夏教师. 2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