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盛世
宜昌市青岛路小学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将新媒体技术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成功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名营造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开设了各类课程,而其中一项就是花样跳绳。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花样跳绳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耐力以及协调性,此项体育运动有助于小学生身心发展,同时使小学体育教学趣味十足。花样跳绳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其中跳绳样式也是多样化的。鉴于此,文章首先对小学生花样跳绳教学中的问题做了简单分析,并阐释了常用的教学方法,最后提出了小学花样跳绳教学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花样跳绳;教学策略
前言:跳绳为一类十分简单的体育运动,器材简单轻便,无场地限制,其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可有效的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所谓花样跳绳,实际上是改良了传统的跳绳方式,不但有助于学生速度、弹跳力以及耐力等各项素质的锻炼,也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合作意识,最关键的是有助于思维的拓展。花样跳绳运动的良好开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运动人格,使其更加热爱体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如今,小学中已经有效开展了花样跳绳,而怎样吸引更多学校参与花样跳绳,将它运动锻炼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则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与分析小学花样跳绳的教学方法以及提升策略。
1小学花样跳绳学习中常碰到的问题
尽管跳绳运动十分简单,然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也还是有的,特别是那些身体协调能力不佳和平日不喜欢运动的学生,其学习跳绳较为困难。所以,学习花样跳绳时,常常体现出缺乏信息的状态,如,当部分学生接触花样跳绳后,因不自信,导致每次开展跳绳运动时总会在一边说“不会、不想跳”等话语,跳绳动力严重不足。很多小学生在刚学习跳绳时,未熟练掌握跳绳节奏等技巧,如,互绳花样学习中,初学时会摇不稳绳子,有时两根绳子节奏不同,有时也摇不起来,使得里面跳绳的同学常出现失误。还有一些学生摇了绳子却不会跳,一些学生起跳太早,甚至还有绳子到脚边还未起跳等,对交互绳动作要领没有熟练掌握,使得训练中动作不自然、不协调。另外,一些小学生尽管很喜欢花样跳绳运动,然而,却娇气、有很强的依赖性,还有合作精神缺乏等,对这样缺乏团队意识不强的行为,在日常教学中老师需要加强指导。
2当前小学花样跳绳教学方法
2.1示范讲解法
跳绳教学中一类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示范讲解,教师通过示范花样跳绳技术动作,让学生掌握技巧,引导学生经持续练习掌握跳绳运动技能,最终可以学会跳绳方法。
2.2学生指导法
实际教学中,处理教师教学,学生的指导也很关键,在学习中,学生科“充当”小老师,将自己的热情发挥出来,更好的和同学们形成互动。
如学习交叉跳时,小部分学生对动作掌握后,老师可让这些学生带领其他学生学习,因学生个体间存在不同的身体素质,所以,体育学习中会存在差别性,为此,日常教学中,老师可让高技能、身体素质佳的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辅导能力弱的学生,以期对学生跳绳运动力的全面提升,进而成功培养学生间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2.3游戏教学法
小学生们最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可谓游戏教学法,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更好的学习,游戏教学可增强学生学习跳绳运动的积极性,并体会跳绳带来的欢乐。
如,应用一遍唱歌谣一边跳绳的方式,可使学生对跳绳节奏更好掌握,在课程后半部分,老师可让学生互相比拼节奏和速度,这样可有效激发学生跳绳的自主性。
2.4多媒体教学法
跳绳教学中,多年媒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根据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可直观看到一些跳绳技术动作,特别是那些难掌握的技术,经过反复播放和动作分解,可更易掌握。
如,大绳中的双摇跳和编花跳小绳等项目都可应用多媒体教学法。
2.5自主创编法
对于花样跳绳而言,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所以,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为学生留有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和可与训练中自主发现和探究,进而进行自我创编,自主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自主尝试、训练、思考、总结等,可以最快提升运动技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完善小学花样跳绳教学的策略
3.1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老师在花样跳绳教学中,应利用多种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激发起学习和练习兴趣。
如,课堂导入阶段,老师可把绳子当做切入点,向学生进行形象比喻:“我们就如同一条大绳子”,以引导学生想象所有同学站在一条线上就为一根长绳子,且要求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如绳子般根据各类线路轨迹移动。以这样的方式,学生就可以在起初就产生集体感,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此外,也可把花样跳绳同游戏、童谣以及音乐进行结合,配上欢乐轻松的童谣或音乐,将有效降低学生的疲劳和枯燥感,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重视多类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使花样跳绳集娱乐性、竞技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如,在教授学生“单摇前交叉编花”时,老师可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跟着模仿,并认真纠正学生错误的动作,帮助学生形成动作表象,接着再可进行相应的比赛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展示,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进行激励性评价,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加强内容创编
老师在教学中可将学生花样跳绳创编欲望激发出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积极创新和演变花样教学内容。
如,组织学生跳“竹竿舞”,也就是使用跳绳模仿少数民族“竹竿舞”,让学生不断练习,通过用绳子替代竹竿的方式,既避免学生使用竹竿夹脚受伤,同时也可以更好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又如,学习“十字形”跳绳时,可让四个学生摇动两根绳子,让它形成“十字形”,在四个学生通力配合下,使绳子产生共振进而成功摇动起来,这时学生科在两根绳子交叉点起跳,也可在交叉点两侧起跳。老师引导学生在原来花样跳绳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动身体、动脑筋、动实践、动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尽情享受,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品质。
3.3注重教学延伸
当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后,就要求有一个展示平台,所以,教学中应按照课程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可使用竞赛激励法。
如,“车轮跳”学习之后,学生可自行寻找竞争对手,两个两个人开展竞赛比拼,最后选出实力最强的选手。通过竞赛激励,有效激发学生热情,并让学生学会自我定位和评价。此外,还可对花样跳绳舞蹈表演进行设计,并建立花样跳绳队伍,然后让舞蹈与音乐进行结合,花样跳绳舞蹈立足秧歌舞步,并将小学生喜爱的现代流行乐做伴奏,进而将花样跳绳这个体育项目特色充分展示出来,使表演独具一格,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又如,组织花样比赛,让学生老师积极集体思考创编跳绳的花样动作,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同时,还可组织亲子比赛活动等,让家长们也参加到跳绳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参加趣味运动,增强花样跳绳影响力,最终使学生能够真切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结束语:
我们都知道,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花样跳绳运动有着十分关键性的作用,在小学花样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抓住教学机会,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积极练习和参与,让学生感受花样跳绳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晓清.合作学习视角下小学花样跳绳教学例谈[J].华夏教师,2018(34):61-62.
[2]许昆昆,杨凡.合作学习在跳绳教学中的应用[J].运动,2016(6):62-63+94.
[3]周生帅.小学花样跳绳运动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5,(08):23.
[4]王娜.花样跳绳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03):152.
[5]廖磊.在中小学开展花样跳绳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09):268.
[6]周永平,熊朝荣.多媒体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0):123-124.
[7]王冰,赵长泉,熊宗生.促进我校花样跳绳特色品牌建设的四个途径[J].体育教学,2018,38(5):29-30.
[8]刘赞丹.花样跳绳点亮多彩校园——银川市西夏区第八小学花样跳绳的实践探索[J].宁夏教育科研,2015(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