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美学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上)25期   作者:彭敏
[导读] 在多年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美学融合的重要性。
        彭敏
        佛山市顺德区华侨中学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在多年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美学融合的重要性。美学可以说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也是在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该的推动和改革,也给我国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老师要将高中信息课程与美学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因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着创新和创造能力,它是完全可以和美学教育结合起来的。基于此,本文就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美学的融合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美学;融合;感受美;分析研究;
        在素质教育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美学的教育,尤其是将美学教育和高中信息技术进行完美的融合是目前在高中老师们关注的焦点。计算机技术是新时期下非常重要的一门技术,将它与美学教育结合起来,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们对美的认识,并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发现美,让他们更加的理解美学内涵,从而提高他们对美学的认识。而老师们想要在信息技术上寻求突破,将美学教育融合起来是最好的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让学生学会感知世界的美。
        在新课改的推动和改革下,将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培养重视了起来,并提上了日常的素质教育工作中。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发展核心素养主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生活中的美,人的美,物的美,生命的美,细节的美,美无处不在,心灵的美。美能愉悦身心,美能提升品格,审美与审丑同样重要。所以说,想要对学生们更好的进行美学的教育,首先就是需要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让学生们学会感知世界的美。那么如何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首先,需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怎么样去进行审美?因为学生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学生们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而且每一个同学对美的概念是不同的,所以需要老师要引导学生们去体验美,以及如何去审视美丑;其次,要告诉和引导学生们去发现美和认识美。上文我们已经提到过,美是无处不在的,种类也是非常多,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经常会发现各种事物的美,以此来让学生们感受一下来自社会和世界的美好等,并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1]。
        二、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创造美
        (一)营造美的环境加强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吸引力
        想要在信息课程教学中给学生们营造美的环境,首先需要老师要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在深入分析以后根据教学的内容来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要在教学计划中,将美学给凸显出来,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吸引力。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们构建两种不同结构的文件夹,来让学生们分析,哪一种文件夹的结构会更好的,原因是什么?这样一来就会间接的将美学的教育给带动出来,而学生们也能在提高注意力的同时去遵循看似毫无趣味性的操作规则。
        (二)选取美的教材让学生感受到乐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们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和学习中,也才能通过参与感受到乐趣。而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来说,它是非常枯燥的一门学科,学生们是很难对其提起兴趣的,因此就需要老师要多选取一些和美有关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们感受一下来自于美带来的乐趣。例如,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们多去网上搜索和收集一些关于美的素材,然后带到课堂中,老师在根据教学的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去设计自己想要的版面。这样一来,不但能将美学的知识融入到了信息技术教学中,还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


        (三)鼓励美的创作提高学生美的创造力和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对于老师来说,应该将学生们独特的美感给重视和培养起来,要引导学生们运用多种形式来提高对美的创造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如信息技术中桌面的风格美、设计作品的艺术美、文件管理的机构美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可以提高学生们对美的创造力。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美学的融合方法
        (一)在情境引入时,让学生感受美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标下新推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的引入,可以有效的将信息技术和美感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感受美,并通过对美的感受来提高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它在引用情境导入时,会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它可以将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利用起来,然后将教学的内容和美学教育进行融合,展示给学生们,以此来提高学生们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求知欲望的驱动下,主动去学习,获取新知[2]。
        例如,学生们在学习《彩色世界》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先给学生们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来活跃课堂的氛围,同时将其作为背景音乐,然后在给学生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可以不由自主的走进课堂。在这里需要老师注意的是,在给学生们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最好是有对比场景出现,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对美好事物向往,让他们感受世界的美,同时也能让他们认识到美学的重要性。
        (二)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发现美
        就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存在着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审美有着不协调的现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具有非常高的电脑操作水平,但是他们却缺乏美感。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们去发现美,并在发现美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创作灵感,这样一来就能将信息技术课程和美学教育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如,老师在给学生们演示多媒体电脑作品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多的去引导学生们去分析整体风格以及在色彩和机构的搭配上的运用,这样就会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通过分析,学生们就会作品中发现更多的美。
        (三)在实践操作时,让学生创造美
         对于美学教育来说,它应该是自由的、和谐的、丰富的。上文提到过,因为美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需要老师要给学生们多创设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活动中去感受美和创造美,从而提高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如,在电脑设计竞赛中,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题目,通过发散学生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力[3]。
        (四)在总结评价时,让学生鉴别美
        相应将高中信息技术和美学教育进行很好融合,还需要将总结评价环节利用起来,要让学生们在总结评价中去鉴别美。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互动过程,在互动过程中会存在着各种评价,如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以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等,每个人的评价都有着不同的见解,所以也会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去学会鉴别美,提高他们鉴别美的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美学的教育来说,它是无处不在的,并且它和教学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而将信息技术课程和美学教育进行融合,能帮助学生们有效的提高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以及鉴别美的能力,并成为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起美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要让美学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成为一道亮点,使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和有色彩。
        参考文献:
[1]邢敏.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 读天下(综合), 2020,(11):1-1.
[2]李海魁.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教育革新, 2020, No.227(2):59-59.
[3]张祖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信息周刊, 2020, (4):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