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核心素养涵养绿色生命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上)25期   作者:牟洁
[导读]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牟洁
        重庆市两江新区青禾童心小学校
        
        摘要:“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这就对我们的教学方式提出新的变革。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学生能力
        
        教育部颁布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征求意见稿)》,从三个层面提出了九大素养:社会担当、个人修养、发展基础。
        这里的“素养”,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
        素养与能力不同,素养是“可教、可学”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所以,我们构建并不断完善生命课程体系,将“九大素养”涵盖进课程之中,通过课程教学长期引导学生习得核心素养,为成长与发展奠基。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这就对我们的教学方式提出新的变革。因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建立“和乐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探索和思考。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传授式,讲解式,输入式,储蓄式;而“和乐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是和谐的,学习的氛围是宽松的,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在“和乐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独立自学”、“质疑聚焦”、“合作探究”、“互动展学”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的学习能力
        自学,从教育的范畴理解,乃是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本质上讲,自学作为一种能力,其核心的内容是:“学会学习”。这是由于知识时代对于人才要求所决定的。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入手,自学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是学生核心素养中最基本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
        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开始就具备的,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在每堂课程的学习中,我要求学生先独立自学课文,自主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将课文读通读熟,能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并能在自学中进行质疑。这样,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静心自学的习惯,实现差异化发展,体验自主学习和建构的过程,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二、引导学生“质疑聚焦”的问题建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的意识,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问题常常是五花八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引导和归纳。例如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文时,学生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很多,我让学生思考,在众多的问题中,你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时,有孩子提出,为什么母亲要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如此有价值的问题提出后,我首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肯定。接着让全班孩子聚焦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的学习。
        总之,合理、准确、恰当的课堂质疑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建构能力。
三、激励学生“合作探究”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全班学生等分成学习小组,每组三人。推选小组长,对小组的合作探究进行指导安排。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创造条件。在开始合作时,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具有个人心理优势,一节课注意力集中时间过短,对于自己的发言比较认真,不容易接纳别人的意见,而对于同学的发言,却不重视。因此,在课堂上要求组长组织组员认真倾听别人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需要通过讨论、交流,达成共识,解决问题。针对小组的问题,小组能解决的尽量在小组内部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留到班级中进行交流探讨。此时,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指导,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逐步学会讨论交流问题的技能。
        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重点要对不会表达的学生有意识进行示范指导,为此,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让一些基础较差、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四、彰显“互动展学”的课堂绿色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后,有了自己小组的思想和建构,但这还不够,学生的能力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展示和升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互动展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全班汇报展示成果时,让更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别人听懂你的见解,不光是优生要会表达、善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整体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对个别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教师也可以进行自我展示。而“展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则充分体现了师生民主、平等对话和学习共同体文化。
        在我的课堂“互动展学”环节,我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三个成员一起展示,由小组长安排好小组展示的内容和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一人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汇报,汇报完成后接受班上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小组成员再进行合理的阐释。学生的能力在展示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智慧的火花在课堂展示中绽放,课堂中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涌动着生命的活力,涵养着和乐课堂生命的绿色。
        我相信,在大力倡导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更多一份坚守,胸怀全局,放眼未来,不断超越,关注核心素养,学生在课堂中必定能绽放最美的生命之花,涵养出最美的课堂生命绿色。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6.
[2]蔡清田.《课程改革中素养与能力》.教育研究月刊.2010.
[3]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