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杰
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 450006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的课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这门课程出现的比较晚,很多教师对它比较陌生,新课程处于探索之中,需要教师查阅相关书籍,掌握它的基础要点,教师要把劳动教育与技术课堂进行有效的糅合,发展学生的劳动能力和操作的能力。劳动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劳动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关键词】高中教育;通用技术课程;劳动教育
【正文】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教育已经不单单指课堂上的教育,教师要从多方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不能单看学生的成绩。现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就业压力会很大,教师的教育要从多方面实施,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借助通用技术课堂来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讲课时一直处于教师讲课本上的内容,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教师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就不能很好的提高学习效率,这就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接下来本篇文章将对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劳动教育进行探究。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教育是每个学生都要接受的教育,《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劳动可以帮助学生强健身体,学生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学习效果才会增强,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乐趣。劳动教育对教育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整个教育中不能缺少劳动,而劳动又是在教育中产生的,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还要从多种角度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感觉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二、在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劳动教育出现的问题
2.1学生不理解什么是劳动教育
劳动对于学生来说是不能缺少的,现今社会竞争压力大,所以学生的压力也不小,学生在学校学习多种知识会很疲惫,教师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态,消除疲惫感,还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劳动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是不能缺少的,教师通过通用技术课堂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发展劳动意识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
2.2教师对劳动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
有的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觉得学生没有必要学习这一课程,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什么是劳动教育,劳动对于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才能更好的进行劳动教育。教师开展的教育活动要从多方面进行教育,而不是只从应试教育方面发展学生的能力,现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它已经不单单只看学生的成绩,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教师要知道这一情况。引导学生对劳动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2.3教师不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教育手段种类很多,传统的劳动课堂教育已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了,教师一味的灌输知识,学生不仅不会吸收还可能对其厌烦。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开展教育,教师自己要准备好教学的目标,比如这节课要让学生学什么,整理好教学的重难点,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方便教师进行教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要适合学生的水平。教师结合课本上的知识,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量。
三、在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劳动教育的策略
3.1使学生对劳动教育有正确的理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劳动进行深入了解,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劳动。教师要创设生动有趣的劳动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学生自然而然的喜欢上劳动课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问题,让学生进行作答,恰到好处的难易程度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生动的课堂上,既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的劳动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传授知识时,可以借助通用技术丰富的选修课程资料对学生进行劳动的教育,比如《现代家庭技术》《传统工艺及其实践》等,教师可以利用它发展学生的劳动能力,劳动可以帮助学生强健身体,学生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学习效果才会增强,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在劳动中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讲劳动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有劳动教育,教师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性。
3.2教师把通用技术课堂有效结合
通用技术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良好的教育方式,通用技术课堂可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正好可以和劳动教育相结合,达到更好地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的将学生的劳动活动与技术课堂整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教育才会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能力,学习效率才会提高。推动通用技术课堂在劳动教育中的发展。
例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新颖,教学地点要在通用技术实验室,要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时,可以用小组的形式教育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的活动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的小游戏、引入竞赛机制,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竞争中发展学生的劳动意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发展,教师的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结束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教育都离不开劳动的教育,劳动要比学生想的重要的多。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劳动的发展,教师在实施教育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了积极性接受能力就会提高,效果也会大大增强。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劳动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教师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的意识。
【参考文献】[1]杨倩.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No.713(11):211.
[2]张小燕. 关于高中通用技术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20,(1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