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背景下提高初中德育实效性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上)25期   作者:李同国 王兰红
[导读] 对于初中教学而言,随着课业负担的增加、人际关系的变化,
        李同国  王兰红
        安丘兴华学校  
        摘要:对于初中教学而言,随着课业负担的增加、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性约束和自我独立矛盾的冲突,学生心理、行为习惯、个人三观等也会发生变化。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落实,不仅可以增强综合素质,还可以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本文就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开展策略进行解读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健康发展
引言
        整体上看,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水平,乃至初中阶段德育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但新时期,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十分显著,很多初中生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同度明显不足,思想道德层面出现滑坡的风险相对较大。这都倒逼班主任教师加强德育,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但也要看到,德育工作开展本身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很多班主任对如何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较为茫然。鉴于此,探寻出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升的策略十分重要。
一、初中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尚未形成正确的、稳固的人生价值观,思想观念极易因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在网络背景下,初中生每日接触的信息非常驳杂,但其自身辨别力的不足使初中生极易受到其中某些负面信息的影响,从而使其人生观偏离正确道路,对其未来发展极为不利。而初中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其正确看待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不良思潮,确保其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最终成长为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优秀人才。由此可见,网络背景下初中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现状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明显不足,这也表明,德育工作开展层面依然有很大的可调整与优化空间[1]。一方面,很多班主任将德育工作作为单方面的教育工作,忽视了与学生进行的有效沟通,这大大增加了德育工作的机械性,并直接削弱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德育内容较为固化,形式的单一加之内容的固化导致德育工作开展上的顺利程度较低,学生群体接受德育的积极性也处于较低水平。此外,在德育工作开展中,德育实践的占比相对较低,学生对一些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的理解并不透彻,这一情形下,德育工作也成为形式大于实质的工作类型。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升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德育工作目标
        教育观念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对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教学活动中,班主任一定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一定要彻底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教学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梯度、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并对德育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示范作用,实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德育思维的形成。另外,还需要积极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德育知识,并学会学以致用。
        (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想要优化班级管理效果,实现个性化的学生德育工作,广大班主任老师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存在对立面的情况。尤其是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要将自身角色从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学生的朋友,必须在班级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下架子,走近学生,了解学生。

真正摸清每一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从而实现个性化的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塑造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奠定情感基础,从而实现整个班级氛围的融洽,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为此,班主任老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向他们征求意见,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有哪些急需改正的地方,虚心听取学生的建议并及时改正,优化班级管理效果。同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让整个班级氛围更加融洽。
        (三)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专业性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德育教学工作不仅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教师德育教育专业性的影响。所以,当下班主任必须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德育教育专业性。在学校活动中,班主任要积极参加,通过与其他班主任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和探讨问题,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实现取长补短,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升的专业性。另外,在课外时间,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德育内容和教育手段,通过阅读专业书籍、上网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在教学方式上,可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实现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与交流,实现家校联合的方式,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学校角度看,要注重班主任队伍的内部建设,对班主任进行德育理论知识培养,师德考核,促进班主任更好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性。
        (四)结合先进人物事迹等开展专项德育活动
        初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其需要对德育内容的丰富性给予足够关注,这也是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2]。例如,结合先进人物实际开展专项的德育活动较为可行,在专项的德育主题班会或具体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与学生进行先进人物事迹的学习,另一方面则要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层面的引导。网络中的不良思想已经对很多初中生的认知、行为等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也明显不足,因此,在专项德育活动中,教师应围绕正确三观的塑造与学生进行德育相关沟通、交流,在共同学习的进程中矫正学生的错误认知,对学生的言行等进行熏陶与规范,这对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五)建立专门网站,开展网络德育
        在网络背景下,学校还应当建立专门的网站,为网络德育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学校网站的建立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一些社会热点、时政热点、敏感问题给出正面评价,引导初中生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学校建立的网站应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要有较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同时还要注意服务学生。学校可以在网站上进行德育宣传,定时上传一些发人深省、感人肺腑的文章,以起到一定的德育引导作用,还可以在网站上设立交流论坛,让学生随意发表自己对任何事物的见解。德育工作人员要及时查看论坛内容,以此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有不好的苗头要及时进行适当的干预。
结束语
        初中班主任需要给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开展更多关注,在科学分析德育工作开展状况和需求的基础上,从德育工作开展形式的多元以及内容的丰富等角度,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动态的德育工作开展本身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且德育工作开展进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不断审视德育工作开展状况,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积累更多的德育工作开展经验,驱动后续德育工作更好开展,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更好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事明.初中德育教学实效性研究策略探究[J].文存阅刊,2018(20):124.
[2]洪明宽.加强初中班主任德育实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2018(10):247.
[3]薛小平.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名师在线,2018(29):54-55.
[4]潘玉.论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情感读本,2018(23):96.
[5]刘静静.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6):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