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走向教育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上)25期   作者:陈雪懿
[导读] 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老师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陈雪懿
        上海市大华第二小学上海市200442
         
        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老师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也在享受着成长的幸福与快乐!老师应该从抱怨的阴影中走出,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感受到了欣赏的力量和孩子们成长的快乐,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
        原来我认同孩子的行为是规范和塑造出来的,但一年的经历让我感受到:约束教育可以让孩子具备良好的行为,但很难给予孩子成长的动力。伴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在悄悄的发生变化:训斥、约束、要求这些被动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少,激励、表扬等调动学生内在动力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多。如果说原来老师们习惯于用制定规则约束孩子行为的话,现在正转变为让孩子们自己讨论制定规则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而老师们做的更多的是激励。在老师的激励下,课堂上学生主动发言、积极展示,小组讨论、小组表演,孩子们从容而自信!
        激励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感受到了成功与肯定,收获了信心与勇气。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教育改革是一场涵盖课标、课程、教材、课堂、教法、学法、管理等多方面的全面系统的改革;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育的改革最终要定格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创造才能发展,发展需要创造,创造赋予了人无限的能量和动力,推动着立新阔步向前!虽然发展迅速,成果卓著,但我们还是要追问:我们在追寻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离目标还有多远?我们还需要如何改变?持续了十余年的高效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吗?课堂教学改革将走向何处?我认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必将从高效课堂走向魅力课堂。
        一、高效课堂的局限性
        高效课堂的理论基础是三个关键词:效果、效率、效益。但实际上人们最为关注和可以量化的是效率,所以高效课堂会不自觉的引导人们关注知识学习的高效率:高效课堂=学习的知识/学习的时间。这就产生了我们经常听到的衡量高效课堂的一些标准和措施,如“大容量、高效率、快节奏”、“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追求课堂高效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将高效作为课堂追求的唯一目标或者是主要目标,必然会忽视学生精神及生命成长的需要,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因此,我们认为,高效课堂虽然极大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但高效课堂是有局限性的,不能说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
        二、魅力课堂的基本内涵
        自2012年开始,中国当代著名教育专家曾军良校长提出了魅力课堂的概念,并在实践过程中对魅力课堂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界定,初步构建了魅力课堂理论。
        “魅力课堂”是基于尊重学生美好天性,激发学生精神动力,努力让课堂迸发五彩的魅力光芒,让学生感知快乐的心理体验,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创新发展的改革行动。
        “魅力课堂”以尊重人的生命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注入动力,从而激发学习活力,达到学习高效目标的。因此,魅力课堂改革更加关注过程的魅力,更加充满了人性的温情。
        魅力课堂是“引力场”、“思维场”、“情感场”,并最终走向人的“生命发展场”。这样的“魅力课堂”,将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是基于内在兴趣和需求的推动,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学习成为一种生命成长本身的需要。
        “魅力课堂”的目标追求是提升“三力”,即提高课堂学力,激发学习活力,增强教学魅力。并逐步将课堂从“知识传授型课堂”向“激情、温暖、美丽、思考、开放、分享的课堂”转变,让课堂成为师生快乐成长的殿堂。
        “魅力课堂”是一种理想的课堂境界,是教师对理想课堂的追求,我们要逐步探索“提高课堂学力”的途径,探讨“激发学习活力”的办法,深究“增强教学魅力”的策略。


        “魅力课堂”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在这种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是真正的尊重、成全、关注;学生拥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思维高度活跃,表达充满自信,教师和学生都进入了一种主动成长的境界。
        “魅力课堂”追求以爱育爱、以情激情的精神世界。教师心怀真爱,让学生在爱中成长,在爱中懂得爱、珍惜爱、理解爱、学会爱、付出爱,在教育的过程中生发出不竭的爱;教师有激情,只有教师充满激情,才能激发学生的激情,才能催生灵动的思维,才能燃起智慧的火花。
        “魅力课堂”激活了师生成长的动力,改进了师生关系,提升了师生的幸福指数,教师的魅力也大大增强,育人的质量也得到全面提升。
        三、魅力课堂与高效课堂的共同价值追求
        魅力课堂和高效课堂改革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在课堂层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二者都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产物,都是学校综合课程改革的一部分。魅力课堂不排斥高效,魅力课堂和高效课堂有很多共同的价值追求,高效课堂的探索为魅力课堂的构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素材,可以说魅力课堂是在继承高效课堂精华基础上的发展。
        我们将魅力课堂和高效课堂加以认真研究和对照,不难发现:二者都反对灌输式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理念;都重视师生的角色定位,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都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以及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都重视对学生的多元评价;都强调与生活实践的接轨和课程的校本化改造;都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都强调课堂的开放与生成;都强调学科特点,重视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形态。这些都是魅力课堂和高效课堂的共同价值追求。
        四、魅力课堂与高效课堂的主要区别
        魅力课堂理论的提出和构建,是为了摆脱高效课堂的局限性,追寻一种真正促进人生命健康成长的理想课堂。因此,魅力课堂除了与高效课堂的共同价值追求外,与高效课堂还有很多区别。
        1.高效课堂强调课堂效率,魅力课堂虽不排斥高效,但更注重学生的生命成长和人的发展;
        2.高效课堂重视教学模式和相对统一的教学形态,魅力课堂淡化教学模式,强调课堂形态的多样化和教师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3.高效课堂一般以导学案作为课堂教学的工具,魅力课堂不排斥导学案,但更注重课堂教学工具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4.高效课堂和魅力课堂都强调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计,魅力课堂更注重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学生思维的训练;
        5.高效课堂倡导学习过程全部在课堂上完成,魅力课堂倡导课堂反转等学习时空的变化;
        6.高效课堂强调小组学习与评价,魅力课堂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倡导激励评价;
        7.高效课堂通过提高课堂效率直接服务于升学教育,魅力课堂不为成绩,赢得成绩,通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间接促进升学教育,可以实现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的双丰收;
        8.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魅力课堂强调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小组合作学习能解决的、能用学生的动手实践代替教师口头讲的都坚决不讲。
        学生表面的稳定不是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不是管理。在学校里,人人都是教育者,只要我们进入了教育场域,就时刻处于教育者的状态。对学生来说,教育的影响无处不在,我们要在每一个教育细节中尽可能把正向效应发挥到极致,随时准备消除负面的因素。我们的教师深知自己与学生人格的平等,一直通过反思和自律专注于对生动复杂、潜能无穷、单纯脆弱的学生实施教育,正在实现从管理者向教育者的角色转变。每天都准时到达教室,以最大的热忱和激情出现在孩子们面前,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来这里要与他们分享美好的时光,而非仅仅是督促他们好好学习;对学生既做到奖惩分明、斥恶扬善,又能够做到在感情冲动到怒不可遏的程度时,也能保持心平气和,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 带学生远足旅行,社会实践,在午后休闲之时讲述神话故事和一些科学知识。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师生之间完成的不仅仅是课程,更是情感与情感的凝望,思想与思想的握手,生命与生命的触碰。 我们正在从管理走向真正的教育,我们在追求教育的真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