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时代高中班主任心理辅导方法变革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上)25期   作者:荣咏鑫
[导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荣咏鑫
        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河南 濮阳)  457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最终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就高中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成长的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学习压力等,形成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进而制约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高中班主任必须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手段,全面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使得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班主任; 心理辅导; 策略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网络环境带给人们极大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高中生的角度来看,依托互联网可以有效拓展自己的学习视野、丰富学习资源、提升自学能力,同时,随着自媒体、新媒体和流媒体的普及发展,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信息发布者,自由发布各种信息和思想,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极易产生误导。尤其是网络上良莠不齐的资讯和五彩斑斓的娱乐载体,很容易让广大高中生迷失其中、无法自拔,进而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广大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者一定要高度重视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的现状和问题,创造性探索网络环境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一、我国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较弱
        部分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有限,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校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多为本校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接受过心理学培训,但仍然缺乏工作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体系。导致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无法切实满足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中班主任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制约,常常将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管理的中心,关于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却非常少,甚至部分高中班主任直接取消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辅导和各项活动等,严重制约了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影响了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把控不到位
        班主任作为高中班级的领导人,平时对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管控较多,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成绩波动问题,已经使老师有了较大的压力。所以在学校要求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学指导时,作为班主任老师一般都会相比较刻板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而忽略了每一个学生在不同心理方面的需求。这种比较呆板的教学方式,虽然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真正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起到帮助作用是收效甚微的。由于高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控不够,也容易使学生过于放松或者是过于严格,这样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都是不利的。
二、信息技术时代,高中班主任心理辅导方法研究
        (一)借助信息技术,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高中班主任在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的时候,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心理辅导教育的效果。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课程资源等。因此,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心理辅导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一载体,搜集更多的心理辅导资源,并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呈现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将大量的心理辅导资源融入到心理辅导教学中,不断丰富并扩充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时效性的目的;另一方面,充分借助信息技术这一载体,制作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心理辅导教学软件、微课视频等,使其成为传播心理辅导资源的重要工具。同时,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这一途径,拓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途径,不断增强教育内容的生动性、活动性等,使得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可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利用网络载体进行心理问题咨询和交流
        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即时性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实现顺畅的师生交流。一要及时进行心理监控。通过发放网络问卷等方式,教师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保证学生心理健康。二要通过互联网实施高效顺畅的师生交流。通过QQ、微信等网络交际软件,教师可以随时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三要积极开展正面的引导,向学生传输正能量。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教师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以及优秀高中生的先进事迹等,进一步引导高中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心理状态,有效应对网络环境对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心理教育内容
        以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被限制在有限空间中,教师与学生直面交流,学生的主动性一般不高,很少提出有关心理健康的问题,也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心理的困惑。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系统化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可以突破教室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教师可以与学生在线进行多样化的交流,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同时,心理健康管理体系也能够让教师随时进行在线调查和心理测评等活动,记录并储存,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真实的数据和参考依据。学生也可以通过留言、在线咨询的方式,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反馈给教师,寻求教师的帮助。信息技术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为教师提供了方法和资源,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优化了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对各种心理问题具有清晰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勇于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不消极、不逃避,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依托网络环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在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因循守旧,而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师一要利用网络的教育资源。教师通过向学生推荐心理健康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下载手机APP等方式,让学生有效利用互联网上的心理健康知识内容,从理论层面认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二要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教师通过向学生推荐网络心理自测、心理问题分析、心理问题自我防治等网络资源,让学生自发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有效照顾到高中生对心理问题的私密需求。三要建立网络心理交流空间。教师通过开辟QQ群、微信群等方式,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心理困惑表达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在对高中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教育,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在有效的心理辅导中,形成健康的心理,获得身心全面发展。因此,高中班主任必须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工具,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开展多元化心理辅导,不断提升高中班主任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蓝颖颖.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一).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140-142.
[2]高学峰.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C]..教师教育论坛(第二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26-127.
[3]尹艳.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C]..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38-240.
[4]陈平.谈高中班主任在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华夏教师,2018(11):80.
[5]张周凯.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9):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