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芳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大年陈镇中学 251713
摘要:在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要以文学阅读为重点,开展相关的教学内容。在中学生时期,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量要求要保持在超出英语课程标准的两到三倍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具有英语阅读能力。而阅读量的来源,主要依靠文学阅读,所以有效的文学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量,加强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学生的激励以及导学,从而使学生能够提升起文学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中学英语;文学阅读;可行性;有效性研究;个案启示
前言:
近些年来,中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目标和课程结构上都具有较大的改变,通过不断的创新,也使得中学英语教学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但是,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投入过高,效率低下的情况还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英语使用以及交际能力,需要大量的让学生提升阅读量,而阅读量要依靠文学阅读的方式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够提高。
一.个案分析
通过对于个案的研究,某个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开始进行英语学习,在六年级时,每天读一个小时的英汉对照小说,小学阶段读了两百本小说。从初中开始,阅读英文原著小说,初三阶段开始读一些较为高深的戏剧内容小说以及名人传记等等。高中阶段开始进行一些西方的文学历史内容阅读。这个学生的自我感悟是,英语是一门需要不断积累的学科,需要不断的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多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法的学习不能过于依靠记忆,要加强对于语言的时间粒度。因此,他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学习者,不断地进行自我的提升,加强对于自身的语言实践,将英语知识形成科学的结构,并且对于英语知识和其他科目的知识进行协调。
二.个案分析带来的教学启示
在现阶段的中学生英语阅读过程中,具有两个显著的问题存在,第一个是文学阅读的动力不够,第二个是阅读的过程过于快速浅薄。由于中学生对于字数较多的文学作品阅读十分困难,而教师则认为阅读过于浪费学生的实践,因此,将大多数的学习时间都安排了相应的英语课程以及做题。从而,使学生对于英语的语感培养不利,逐渐偏离了正确的学习方向,这也是我国当前的英语教学中的显著问题。因此,通过个案分析能够得出,大量的阅读是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文学阅读可行性论证
文学阅读是我国英语教学中,需要不断延续的优秀学习方法。在初中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学生阅读一些文学名著,让学生能够提升英语阅读的能力,以及能够进行深度阅读。比如:鲁滨逊漂流记,木偶奇遇记等等。通过大量的阅读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于英语语言知识的累计,并且能够在不断的论证过程中完善自身的英语知识体系,做到举一反三。通过阅读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对于知识进行转化,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英语中的语言用法,以及了解更多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英语思维。
(二)文学阅读有效性研究
1.输入是可理解的
可理解输入是指在学生阅读到一些能够理解的语言,但是内容难度较高的时候。对于学生的阅读而言,要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水平的难度进行阅读,如果难度较高,学生根本无法进行阅读内容的开展,那么就是对于时间的浪费,但是难度较低的话,会造成学生难以发展,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还是十分不利。因此,在阅读中,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需要不断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从而找出适合于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
2.输入是有趣的
通过文学阅读,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文学阅读中一般都是一些英文小说,而小说的内容本身就是十分吸引人的,所以在学生阅读的时候,能够被小说的剧情以及语言吸引,从而能够主动的愿意进行文学阅读。
这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具有重要的作用的。并且,这样的阅读方式也能够改变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恐惧感,使学生能够感到英语文学阅读是对于日常学习压力的释放,而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3.输入是自然的
由于我国的语言是汉语,因此,在中学生进行英语语言学习时,基本上没有机会直接与母语是英语的人群进行交流。所以,口语锻炼的机会大多都是依靠书面内容开展的。所以,文学作品中具有丰富的语言描写以及对话资源,是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也是最佳的选择。由于文学作品本身的语言都是十分严谨的,并且是最为纯正的英语,因此,在生动性和语法的使用上,适用于不同阶段的英语学习者进行阅读,从而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及语言用法。通过这个过程,能够帮助中学生在实际的英语运用中,更加高效的对于阅读累计的知识进行运用,从而促使学生的英语成绩能够提升。
4.输入应当是足量的
为了能够达到英语水平提升的目标,需要学生大量的进行英语文学阅读,只有一定的阅读量的积累,才能够使文学作品中的英语语言知识能够加深印象,最终才能够自身进行运用。阅读的内容越多,积累的词汇以及语法知识就越多,并且就能够更好的提升语言能力。所以,针对于中学生而言,在英语阅读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阅读量,需要不断的增加阅读累计,自身的阅读量至少要在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之上的两到三倍,才能够更好的收获到实际的效果。
三.推动阅读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
1.选择有趣的文本
在中学生的文学阅读中,教师要加强对于文本资源的开发,通过选择一些题材多样化并且文章内容较为有内涵的作品让学生进行阶梯式的阅读,主要的内容要以小说为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的心智发展需求能够得到满足。通过选择一些趣味性的读物,有助于学生提升对于英语阅读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进行英语阅读。例如:企鹅英语简易读物精选中的一些作品就很适合中学生进行阅读,并且能够激发中学生的兴趣。
2.用学业成绩激发文学阅读的兴趣
通过文学阅读,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因此,在现阶段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压力较大,并且教师对于学生的应试水平要求也很高。所以这时,就可以通过文学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应试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相比较传统的题海战术更加有趣的阅读过程,从而对于阅读产生兴趣。
(二)勉励勤学
对于英语的学习没有捷径,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刻苦学习,勤学苦练意识的培养,通过一些优秀英语学习者的案例来激励学生的刻苦精神。通过让学生对于观念的转换,能够明白,想要学好英语,出了刻苦以外别无他法,从而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英语学习。
(三)导学助读
在中学英语的文学阅读过程中,要通过自学为主,导学为辅的方式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进行导读,让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阅读环境,并且能够对于文章内容具有一个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碰到一些晦涩难懂的句式或者词汇内容,教师要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查,但是如果学生仍然无法解决,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协助,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结语:
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帮助学生提升阅读量,通过阅读量的提升能够直接帮助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文化素养。通过本文对于个案的分析以及对于个案分析所带来的教学启示的论述,对于可行性探究方式和有效性研究进行了说明。并且,通过推动阅读的方法的探讨,能够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英语文学阅读的教学方法,从而能够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起到帮助,促进中学英语文学阅读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
参考文献:
[1]宋晓亮.主题意义下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英语广场,2020(30):125-127.
[2]高沐.引导学生阅读英语报刊杂志的几点体会[J].现代农村科技,2020(09):83.
[3]程岚.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文学阅读课程实践与思考[J].创新人才教育,2019(01):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