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课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5期   作者:朱丽
[导读] 我国新课改的出现,对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工作都做出了重大的改变,它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不再是以老师为主体,它要求老师在上课时要多倾听学生的问题,不能一节课45分钟只靠老师去讲。
        朱丽
        沈阳市沈北新区新城子街第一小学  
        
        摘 要:我国新课改的出现,对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工作都做出了重大的改变,它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不再是以老师为主体,它要求老师在上课时要多倾听学生的问题,不能一节课45分钟只靠老师去讲。新课改的变化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 生活化;教学策略
        
        本文主要对小学综合实践课中的生活化教学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一些建议。21世纪社会,它要求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革新。所以为了适应新时期教学模式的变化,老师就必须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在进行授课过程中,做到课本内容与课外知识相结合,从而丰富课堂,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活跃。
        
        1 小学综合实践课中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改也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不再像过去传统那样,只要求学生注重德、智,而现在它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说让小学生实践课程生活化是为了更好的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对事物的理解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真正的把课本上所学到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去,这也是新课改所要体现的要求。
        因为三年级的小学生,年龄还是很小的,处于这个阶段的他们大概只有八九岁左右,所以说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是有局限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进行综合实践课程时,要根据学生们的特征进行有效的课堂讲解,要想真正的使他们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就必须与实践或生活相结合,让他们真正的在实践中明白真理。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对平常生活有所了解,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道理,还可以增进他们与自然事物的情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文化修养,所以说小学综合实践课中生活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2 小学综合实践课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2.1丰富教学内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处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是对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想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就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了解和掌握,并且在讲课时不要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照搬不误,要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也打开他们求知的欲望,并且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可以将课文上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进行联系,还可以很好的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例如:在《节约用水》的实践课程中,利用活动内容可以让学生知道水的来源,淡水资源在我国所占的比例以及水是如何进行层层过滤的。

老师先让学生对水资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他们的创造力进行一个绘画比赛,同时让她们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水资源,然后每位学生可以通过他们的想象力进行一个水资源保护的宣传绘画,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生活意识。同时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进行调查和了解,例如:可以看一下自己家每个月需要用多少吨水,以及家里面用水是否节约。还可以询问自己的父母,水主要用于哪些方面。最后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像怎样促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此你有怎样的办法?或者是作为小学生,对于如今我国水资源面临的短缺问题你想说些什么?通过多个问题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像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问题,有些学生会回答淘米水可以冲厕所,或者是浇花。通过问题去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够使他们对这些生活问题有更深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的节约用水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老师还可以让每位学生用小杯子接一小杯水,然后老师准备好一个大点的容器让学生把杯子里面的水倒入容器内通过实践去证明,如果每个人都浪费一杯水,那么整个班级会浪费多少水,以及整个学校会浪费多少水。老师从小范围扩大到大范围,层层递进,更加的使学生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实践结束后,老师可以进行一个总结,例如:废水如何在多次利用,在日常中洗手,要把水龙头关小点等等,通过多种方法去告诉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真正的了解这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还能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水资源。
        2.2.善于把控,实现生活化教学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社会实践,是为了使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更好地与生活相融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使得学生能够对社会有更多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所讲解的一些内容。小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这个时候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知识,可以更好的激发他们的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老师还可以把社会当前社会上所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讲给学生,让学生对于这些问题有一个理解和思考,然后老师可以把学生划分为几组进行彼此间的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对该事件的看法,然后互相学习。老师还可以和学生的家长进行结合,因为家庭教育也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在学校里有老师进行教育,回到家后由家长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在平常中老师可以让家长与学生对于一些生活问题进行交流,然后家长要认真听学生对问题的一些看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拉近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 结束语
        综合实践课程的运用,在小学生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老师要根据生活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主体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老师还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思想,不能单单讲课本上的内容,要做到课文内容与课外内容相穿插,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从而引起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兴趣。
        
        参考文献:
        [1]曹妍 . 小学综合实践课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J]. 科学咨询 ( 科技 . 管 ),2018(10):102—103.
        [2]贾东丽. 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7, 3(11):241.
        [3]张健 . 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 2(02):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