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婷
潍坊科技学院 2627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是目前发展职业教育时提出的新要求,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将来适应社会。纵观国内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合作的现状,依然会存在诸多各种类型的问题,又因为企业没有主动地参与在内,所以也就使得很多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很难更好地适应。基于此,本文就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体系展开论述,基于该教学方法构建出集理论实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致力于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企业适应能力,以期提高艺術设计专业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教学;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是目前学习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在此过程中,广大艺术学校内部需要设计一个新的专业建设方法,最终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艺术设计专业践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岗位不仅要要求其具备基础的知识结构、丰富的个人修养,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根据行业需求进行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并遵循设计工作中的规律,用创新的思维真正实现创新设计,进而真正胜任设计工作。而就当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而言,教师的传授方式已经很难完成培养综合适应型的任务,亟待对设计专业教学做出改革。当下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改变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将教学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再结合校企合作教学等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符合当今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设计人才。
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守旧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缺乏自主独立的办学理念,大多数教学方法是采用传统方式,或者其他高校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不能适应岗位的实际需求。在专业教学方面,也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中,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方面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社会需求相违背,连理论知识的灌注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二)重理论而轻实践
重理论轻实践几乎是当代高校的通病,由于教学方式传统,专业课程没有考虑到设计专业的性质,而采用传统的只是注重理论教学,在专业实践上没有很好地发挥在课程中,很多都是一些基础设计知识和概念的讲解,这些枯燥空洞的内容和实际的应用实则关系并不甚大,学生难以运用到实践中去。
(三)学校教学方向尚不明显
学校对于设计专业的教学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设计主要涉及较为抽象的概念,在实际运用中学生无法掌握。在教学中没有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岗位学习中无法进行有效的利用。目前高校所教学的内容与今后实际应用的知识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在工作后需要重新学习相关知识。在整个教学中,学校缺乏完整的教学体系,无法对学生的实际工作产生引导。
三、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开展产学实训方式
产学实训的内涵是双向参与,共同制定实训计划与目标,高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制定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目标,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些中小型企业和合资设计企业可以与学校融合,为企业提供人才的同时加强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另外,通过两者的相互通融,全面提升实训效率。总之,校企合作教学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走出学校,主动参与到和校外单位的合作企业当中去,而不是单一的校内实训教学。其次,院校还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适合实训的基地,定期对学生进行实训。艺术设计专业与普通专业不同,需要寻找可以在开通产学实训中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加强对学生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选择适合学生们适合的实训基地,保证每个实训基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类实训基地都有自己的侧重点,高校可以定期派出学生去实习基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并聘请企业的专业设计人员到校内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毕业设计的要求。
设计企业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观摩,需要让学生参与到设计工作中来,更新学生的学习理念,感受到社会中对于设计的要求,在设计人员的帮助下,进行理论知识的实践。
(二)加强院校和企业的互动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以社会对当前社会需求以及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进行研究,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利用企业先进资源与艺术设计实践场地。做好教学计划,让学生定期到校企合作企业参与相应课程的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近距离接触企业,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对理论与实践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此过程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通过对校企协同的与实践,引入企业先进实践机制,结合校内自身与企业需求的发展对其进行互动。我国对校企业合作模式的研究更多的是定性分析,实验理论与定量研究极少,国内研究需要改变这一现状。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对涉外型校企协同人才的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阶段,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给校企协同的研究提供了机遇,管理知识与不同的文化进行融合,汲取外国文化的同时,加强对学校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模式进行管理,形成高校独特风格的管理理念。由于国家之间差异较大,对校企协同专业的教育也大不相同,想要对涉外的企业进行好的管理就需要对专业的形式进行分析,以便提供更好的研究基础。
(三)开展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化教学
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化法教学模式是当下各级高校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模式之一,其主要方法在于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规范起始时间,让学生根据团队合作和自主探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这一教学方法扭转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的局面,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自主探究,极大的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校企合作下的设计专业实训教学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实训项目,然后设计一个和主题相关的设计项目,其内容要和企业需求相契合。在实训主题确定之后,教师让学生自主组织团队,团队的大小取决于项目的难易程度,通常而言,一个项目小组的人员数量在五到八人不等,选择一名基础水平较强或者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随后着手设计任务书等,并根据实训的实际情况总结实训目标,接下来通过小组成员的自主探究高效完成设计。校企合作下的项目实训方式体现出了设计专业教学的真实性,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操作流程,并在实践学习当中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构建出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今后岗位涉及的具体工作内容,对于学生在今后进行针对性学习具有重大意义。
(四)改变教学体系结构
由于设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具有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具体体现,所以一定要对课程的考核体系进行创新,在考核的过程中将原有的考核方式转变。不仅关注学生的期末成绩,也要关注学生平常的表现,减少学生在期末进行投机取巧的行为。在平常的考核中,可以观察学生的情况,有效地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思维、创新文案的设置,加强实践的能力。在兼顾过程的监督下,重视终结性考核,这样的规定可以让学生积极地进行创业课程的学习,并对创新创业有新的认识。在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的情况下,制定适合的评价方式,给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自我价值。不仅仅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充分地展现自我创造力,或者过人的创造思维。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布置需要发挥创造力和富有挑战的具体任务,对创造性地完成任务的学习成果给予言语上的肯定,激发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结束语
总之,基于校企合作教学的实训人才培养模式能为学生构建出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实训到积极的探索实训中的新知识,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对今后的岗位需求有了全新定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通过校企合作教学,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达到高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煜哲.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与创新[J].决策探索(下),2020(11):61-62.
[2]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陈思谦.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N].科学导报,2020-11-13(B03).
[3]杨加玮.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