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思维导图,提升复习效率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5期   作者:何小平
[导读] 本文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现状、思维导图应用于复习课的意义、实践效果进行。
        何小平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实验小学,广东 佛山 528300
        摘要:新课程改革推陈出新,绘制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被更多的教师和学生热捧,即以关键词为中心,利用具体的图形和关键词,将数学知识点进行串联,使学生能更加形象具体地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和呈现课堂所学的内容,从而提高复习课教学效率。本文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现状、思维导图应用于复习课的意义、实践效果进行。
关键词:新课改;思维导图;教学创新;复习课;提高效率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陈出新,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率,营造适合学生的学习氛围,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课题。由于现如今小学数学复习课大都遵循“先知识点整理---再题型练习---最后教师点评"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过分强调题海战术,教师评价方式单一。而思维导图是一种左右脑的同时工作的全脑思考模式,是一种高效思维工具,能在复习课上帮助学生主动建构单元知识结构,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本文从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现状、思维导图应用于复习课的意义、实践和效果进行论述。
一、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现状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的课型之一,与新授课、练习课一样重要,据统计复习课占教学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复习课的教学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找出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巩固知识。2、引导学生整理单元知识点。3、增强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的能力。现如今,小学数学很多老师的复习课大都按照这样的流程:先知识点整理,再相应题型练习,最后教师点评。这种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主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题海战术为主,不受学生欢迎。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现状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初所创的一种新型记笔记的方法。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图表,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像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它采用图文并重的技巧,从中央主题词发散出去,运用曲线、关键词、符号、色彩、图画、代码等多维度来对关键词加以修饰,形成一个完全由绘制人自己构建地的组织结构。
这种“终极思维工具”,在工作、生活、娱乐、学习等各方面被广泛应用。最近几年,思维导图也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尤其是语文的古诗词教学、课文赏析、英语语法教学、历史事件、地理知识等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据调查研究,在数学复习课上使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归类整理复习的使用率不高。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数学复习课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如何给孩子灵动、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复习课程,一直都是我追求的。在接触到思维导图这个超级工具后,我试图改变传统地复习课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整理和复习,把复习课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有了主动构建知识结构,进行自主梳理复习的机会。学生为了绘制某一主题的思维导图,先要对脑海中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主动的搜索和重建,挖掘各个零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再把这些知识点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从而主动在脑海中生成一张完整的关于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单元的数学知识思维导图,学生可以选择多种形式如:气泡图、知识树、树形图、伞状图、括号图、包含图等,最后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图形和解释说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将数学知识组建成一图具有特色的数学思维导图。这种新型的复习课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查阅资料、小组交流后,绘制出的思维导图,全面而有特色。
        学生从以前跟着老师的指引一步步进行复习,到现在主动查阅资料,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这些学生根据自己理解、整理绘制出的思维导图,反过来会增强创造力、记忆力,特别有利于回忆知识点,更利于学生进行整理和复习。特别是一些爱思考的孩子会加入易错题、典型题、关键题等内容绘制相应专题的思维导图。当学生在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时,又进一步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拓展。因此,将思维导图和复习课融合,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直观地呈现在纸上,定会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四、思维导图应用于复习课的实践
        下面介绍我是如何教会学生绘制专题复习的思维导图的。我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8页《长方形周长》,求需要多长的围栏的问题为例,说一说我是怎样指导学生做思维导图的。
我主要分了以下几个步骤:
(一)出示题目:
        淘气想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蔬菜园,长是 8米,宽是2米。可以怎样围?分别需要多长的围栏?

(二)要求学生自读题目,圈出关键词,确立思维导图的中心图像(中心点)。
(三)小组讨论交流,对解决方法进行分类(此题分为两类:宽靠墙和长靠墙。)
(四)初步确定绘制内容,根据分析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绘制思维导图。
1.一张A4白纸。
2.彩色水彩笔、铅笔、圆珠笔、尺子等工具。
注意:使用彩色笔时,尽量选颜色深的。
3.确定中心和发散点,开始构图。
        可以从一张纸的中心开始画图,选择气泡图、知识树、树形图、伞状图、括号图、包含图等多种形式,周围留出足够的空白。将思维导图从中心向各个方向发散,尽可能多的使用各种颜色,将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连接起来,如果有二级分支或三级分支再加以连接。
4.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教师个别指导。
5.绘图思维导图后,小组内交流,集体分享。
        绘制完成后,安排学生在小组里互相传阅同学们的思维导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比:
        ①知识点是否正确、完整。②知识点的延伸是否合理。③版面设计是否新颖。④书写是否工整干净。⑤小组交流,补充修改思维导图。
通过大家一致的评比,同学们间可以相互学习,通过这样的形式,对这个类型的题目,学生们相当于研讨复习了3次以上,这样个性化的形式,改变了以往复习课的形式,提高学生兴趣,学生乐于其中。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整体地梳理相关知识点,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复习效果。
        这样的绘制思维导图指导课,进行3次左右,就可以布置绘制主题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年月日、认识小数等,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交流,完成绘制,师生利用上课时间一起分享、交流、补充,完成整理和复习的整个过程。
五、思维导图应用后的反思
        我所教的三年级学生,每个关键点,每个单元都让孩子们做了思维导图,由引领学生做思维导图开始,到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内容作思维导图,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越画越熟练,越做越美观。发现学生能主动去查阅资料,找知识点之间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主动复习单元知识,加入了很多自己认为重要的元素,学生的思维力得以提高,能从多个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个性化作业,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了数学复习课堂,提高了复习效率。
        总之,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通过实践表明思维导图是教师有力的复习工具,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一个个零散单调的知识点由学生的理解通过思维导图的梳理变得完整。我相信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被继续广泛使用,它将不断给老师和学生崭新的一面,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惊喜,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著 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新课程标解析与教学指导[M].王光明,范文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引用第68页。
[2]张艳.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34):111
[3]程珠英.如何用思维导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为例[J].新课程(上),2017(05):238+2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